正文 第32章 職場取勝之道 (4)(2 / 3)

我現在已經在這個行業中做出了一點成就,很多同行業公司都通過獵頭公司向我發出邀請,我正在思考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如果我繼續在信息傳播行業中工作的話,我肯定會做得比以前更好,而且我也不會選擇其他公司,因為我相信公司在這一行業中會走得越來越好。可是,如果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從事我一直想嚐試的其他行業了。如果我把下一階段的目標定在多元化發展的方向上,那我肯定不能在眼下這家公司幹了。這對於我來說又非常痛苦,因為我對這個公司的一切都那麼熟悉、那麼得心應手。

我現在真是感到進退兩難,如果再這樣下去,無論對我個人還是對於公司來說都是一種損失,而且最近實際上因為我的問題已經為公司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現在該是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

讓人感到高興的是,當一年後我再次見到這位中層管理者時,他已經意氣風發地為公司開發另一個項目做組織工作了。原來,他的上司發現他狀態不好,主動找他談話,並告訴他在信息傳播行業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很多東西要做,公司希望他能繼續為公司的發展創造價值,並且會為他的繼續成長創造最有利的空間。

公司朝哪個方向發展直接影響著個人的發展前途,如果不能平衡公司目標與自我目標,使這兩種目標相互推動,那麼對公司和個人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麵影響,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互動成長關係也會受到破壞;而當這兩種目標得到平衡,並且在實現過程中相互推動之後,公司和個人將會迎來一個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麵。擁有這樣一種思維,是成為職業化的員工的前提。如此,才可能在日後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不做任何傷害前雇主的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個人一輩子隻在一家企業工作是不現實的,合理的人才流動有利於企業建設有活力的團隊。但是,帶有惡意報複的集體跳槽對企業影響很大,對個人職業成長更是危害深遠。聰明人一定不會做挖牆角與爆內幕等任何傷害前雇主的事情。

2011年5月,在國美股東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國美董事會前主席陳曉在媒體意外“露麵”,且在報道中,指老東家國美內部存在巨大的財務漏洞,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對於這件事情的真相和內幕如何,我其實不是很關心。這個事情引發我思考的,是作為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問題。

“你為什麼離開上一家公司?”這是每一個麵試者都會遇到的問題。麵對這種問題,愚蠢的應試者會把它視為一個難得的訴苦機會,向麵試官大吐苦水,訴說自己在前東家那裏遇到的種種不幸,對前老板進行貶低、挖苦……

仔細想一想,這樣的抱怨,除了痛快痛快嘴之外,會給你的麵試帶來加分嗎?曾經有一項針對人力資源主管的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人力資源經理不欣賞對“老東家”滿懷抱怨、牢騷的員工,有38%的人力資源經理明確表示不會招聘這樣的員工。因為“新東家”也會變成“老東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員工離開之後,隻記住在公司是如何“受委屈”,在行業內到處說自己的“壞話”,爆公司的內幕。

有一位人力資源經理這樣說:“一個職業人不應該停留在抱怨上,特別是在尋找新東家的時候。公司隻要存在就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隻會發現缺陷而不采取行動就沒有意義。當然,也不排除采取行動而沒有效果,但可作為他的工作經驗陳述,而不是抱怨。不管哪一種抱怨,錄用這種情緒化明顯的員工,都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說,可能影響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會降低團隊工作效率;如果讓客戶看到,更會影響公司形象和聲譽,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甚至會為公司帶來經濟損失等。”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業,麵試者往往都是老板本人,這時候你可要小心了。老板們大多在行業內摸爬滾打了多年,自然會認識好多同行業的對手,也許你在麵試時喋喋不休抱怨的那個“前老板”,恰是他多年的好友。就算他不認識你的“前老板”,他也同樣不想成為一個這樣被你在背後罵的未來“前老板”。就像一位中小企業老板所說:“如果你總在抱怨上一個老板哪裏不好,你的現任老板會覺得將來有一天你也會這樣講他,而且抱怨上份工作的不好,說明你的適應能力、合作力以及執行力都存在問題。要明確,換工作不是因為現在的工作不順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