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蔓草離離生道傍(1 / 1)

“數年來承蒙夫子不棄,千般照拂、言傳身教,以環莫不銘感於心。還請夫子受以環一拜!”

青衫少年款款而拜,臉色淡漠。

“以環言重了,老夫愧不敢當。”院士撚著胡須,端詳著麵前芝蘭玉樹般的少年,不由得思緒起伏。

約莫九年前有富戶送來一名幼童,稚齡不過七八歲。按照書院規矩本該拒之門外,但院士見他粉雕玉琢煞是可愛,便破例問了他幾個問題。

“識得幾個字麼?”

小童點頭:“方讀了蒙學,詩也學了幾篇。”

院士略有詫異:“哦,小小年紀竟已讀了詩?那能不能和夫子說說,最喜歡哪篇?”

小童歪著頭思索片刻,稚嫩的臉上竟有些儼然之色:“小雅鶴鳴。”

院士看這孩子更是討喜:“先背一段,再說說你的見解。”

小童點頭,童音清亮:“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篇告訴我們,為君者當招攬賢才,為臣者當憎惡從善。”

“好!”院士的眼裏滿是激賞,“童子早慧,從此你便留下罷。”

這小童名秦佩,表字以環,原籍鳳翔府,其人勤勉向學、敦默寡言,在書院中風評頗佳。直到前不久,長安來了一封書函,院士方才知道原來這個默默無聞的秦佩竟是先吏部尚書秦泱遺孤,當朝魏國公周玦的養子。

信中魏國公極其謙恭地道謝,又狀似不經意地提起對養子的思念之情,最後還謹祝書院的考生今年恩科都可金榜題名。隨信而來的是頗為可觀的禮物,院士當即知道,這個教導了八年的學生此番終是要離開衡陽,回到生長的國都,回到詭譎的廟堂宮廷。

縱離情依依也終須一別,耳提麵命之後,院士不舍道:“老夫今日所說的話,以環可都記得了?”

秦佩長揖:“一字一句以環都記清楚了。”

“趁著天未黑,趕緊上路罷,孤身獨行,且自珍重……”

芳草萋萋,頎長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青山之外,向北而去了。

德澤十八年,秦佩虛齡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