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給中國海外利益上“政治風險”課(3)(1 / 1)

卡紮菲巨額的國內外資產對於利比亞的戰後重建至關重要。許多國家和不同的國際機構一段時間來一直努力鎖定這些資產的下落。盧賓表示:“在突尼斯和埃及都有利比亞的資產,它們都想能夠接觸這些資產……幾個月來,許多國家都在盤點卡紮菲的海外資產。不過,如果利比亞人民能夠收回哪怕60%的卡紮菲資產,他們就非常值得慶幸了,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因為就算走正常的國際法程序,也沒有那麼快就能搞定……我很希望利比亞人民能在下世紀之前拿回自己的資產。”

還有一些專家警告說,如果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不能團致行事的話,那麼收回資產的難度就會加大。布魯金斯研究所多哈中心的主任薩阿迪?哈米德警告說:“治理國家需要很多的錢,找錢是他們的當務之急。但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是由知識分子,極端分子,商人,投機者和保守派組成,所以讓他們統一思想,然後找錢的難度非常大。”

美國喬治敦大學學者保羅教授說:“你要想找到巨額黃金的下落,你得聘請眾多的私人偵察,法律公司和行行業業地專業去追錢,甚至得找外國情報機構和國際刑警組織。”

不過,也有對找回卡紮菲財富感到樂觀的。比如說美藉利比亞人基卡亞就表示:“利比亞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找回卡紮菲的資產,我堅信這一定會成功的。”

3.中國企業重返利比亞麵臨五大挑戰

當我2011年9月底第三次回到班加西時發現,雖說利比亞過渡委員會的要員,各國外交官和國際媒體記者們已經移師首都的黎波裏,但班加西提貝斯蒂飯店和烏族飯店依然熱鬧非常,外國麵孔充斥期間。利比亞東部石油重鎮托卜魯克海洋飯店內更是住滿了來自卡塔爾、阿聯酋、沙特和歐美的石油企業先遣小組成員。

就連距離交火最激烈的蘇爾特戰區僅1個半小時車程的利比亞石油重鎮拉斯拉努夫,也開始見到德國Wintershall公司、美國OccidentalPetroleumCorp公司和加拿大SuncorEnergyInc公司派出的利比亞雇員小組。家住拉斯拉努夫家屬區的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雇員奧馬爾告訴我,這些公司要求他們的當地雇員深入偏遠而危險的Jakhiraoasis油田,以對戰爭的破壞程度展開實地調查,而拉斯拉努夫雖說是交戰的重點地區之一,但我看到,不論是卡紮菲的軍隊,還是過渡委員會武裝都沒有對座落在這裏的利比亞最大煉油廠造成太多的損壞。奧馬爾告訴本報記者:“拉斯拉努夫的煉油廠幾天內就能開工生產,早前存的30萬桶原油已經裝罐等著開工。”阿馬爾油田總經理薩阿德?阿裏?奧什姆樂觀地表示:“雖然北約還沒有解除禁飛區命令,飛行員們也擔心在利比亞上空飛行的危險,但我們已經準備用貨機運回所有的雇員,而且我的油田幾乎沒有受到什麼破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