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田地,又說回這間小鋪子。

沈若楠:“嬸子準備什麼時候開張?”

王冬初:“這鋪子裏的東西還要添置,再定製些櫃子什麼的,也就可以開張了。”

年前羅立強幾個回家後,不隻寄來了許多的木薯種子,家裏做好的木薯粉也寄來了許多。

過幾個月,新出的木薯粉還會寄來一批。

王冬初初步估算,每日限量賣,也能撐到京城這邊木薯采收。

改造鋪子的工人不需要王冬初費心,沈若楠介紹了當初建造冰肌玉骨的那批工人前來,鋪子太小,王冬初也就要了四五個人。

聽得了王冬初的要求,隻半個月便把小鋪麵裝修好,物品擺放齊整,雙麵粉的雪白。

王冬初驗收過後,表示非常的滿意,又晾了幾日,第一個甜品鋪子悄然開張。

甜品鋪子第一位顧客,當然是沈若楠,且還是個超級大戶。

冰肌玉骨的顧客那叫一個絡繹不絕,每個上門來的夫人小姐們的身份地位都不低,出手也闊綽,一買就買許多。

顧客們給力,沈若楠當然要用心招待,各種好茶水好點心,全部是與京城有名的糕點鋪子訂購的。

近日,上門來的夫人小姐們發現,冰肌玉骨的茶水換成了各種奶茶果茶之類的。

一位夫人有些詫異,沈若楠解釋:“日前,城西新開了一家甜品鋪子,裏麵賣的奶茶果汁我嚐過了,非常不錯,因此訂購了一批,夫人們若是喜歡,可以嚐嚐。”

不管因著什麼,那些夫人們倒也給沈若楠麵子,隻看著那些奇奇怪怪的飲子名字隨意點了幾份。

沈若楠適時提出建議,幫著介紹了幾樣:“這些都是甜品鋪子的招牌,夫人們盡可以嚐嚐,我敢保證,不會讓在座的夫人小姐們失望。”

就連她家那略挑剔的二嬸都誇讚了兩句,就說明這飲品委實不錯。

各位夫人也就抱著試試的態度,給沈若楠一個麵子,沒成想這飲品確實很讚。

一位小姐瞪著眼睛問:“我這個是什麼燒仙草?這個黃黃糯糯的東西......是用糯米粉做成的?”

說著又自己搖頭,“糯米粉做出來的東西雖彈牙卻有些粘牙,可是這個東西軟彈不粘牙。”

沈若楠:“聽說這個叫芋圓,具體是用什麼做出來的不得而知,絕不是糯米粉。”

還有人問那家甜品鋪子的地址,說是要買些回去給家中的姐妹們嚐嚐。

冰肌玉骨這一波廣告打得非常成功,小小的飲品店算是站穩了腳跟,有些夫人舉辦的茶話會什麼的,也會上飲品鋪子訂上一批。

王冬初要求每日限量,頗有種供不應求的勢態。

走過冗長的冬月,石縫裏的小草滋滋冒了出來,百花待放,春風拂麵花開地上凝結的寒水。

田野裏,長工們一個個揮舞著鋤頭或鐮刀,在初三月,汗如雨下。

羅立升和王陽穿梭在田間,身後還跟著幾個王冬初找了幾個擅長種地的長工,多是南方人,對於種水稻什麼的有豐富的經驗。

羅立升所在的學堂,與其他的私塾或者官學國子監什麼的都不同,這不,春耕之時,他們才有一個長達七日的小假期。

王冬初一聽說他們還有一個‘春耕假’,立即將田裏的事務交給兩個人去做,借此增長二人在農耕上的能力。

學堂先生如此重視農耕,他們這些學生跟著重視總不會錯。

因此,王冬初早前聽起二人有春耕假的時候,就提前交待了他們任務——稻田養魚,直接將河邊那一片地劃了幾畝交給兩個人去侍弄。

羅立升和王陽兩個又是忙了一陣子,結合稻田養鴨的經驗,推敲分析稻田養魚的可能性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現下領著家裏的長工們在挖田。

羅立升換下了平日裏上學穿的長衫,換下一身普通的便於勞作的粗布衣,一邊觀察一邊手腳比劃,“這個溝挖的淺了,還得再加兩寸深,寬度也不夠。”

王陽雙手拿著田地規劃圖,“按照咱們的計劃,這一畝田裏水溝的寬度需得再寬上一寸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