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園子裏,前頭小廝提著燈籠引路。

薑毓留:“你今日莽撞了。”

連芝:“是啊,你當眾反駁金家大爺,怎讓他下得來台?”

金晉噘嘴:“羅家待我們如初,我們為何要主動去改變這一切呢?就算真的牽扯上利益,那也等到時候再說吧。”

薑毓留沉沉地看著金晉,忽地一笑:“你這份豁達,令人汗顏。”

金晉扯扯嘴角。

在府裏悶了三日,收到羅家來的帖子,金晉滿血複活。

金晉拿著帖子高興得亂轉:“羅兄說要帶我們去賞雪呢。”

薑毓留看著他高興的樣子,調侃他:“這會兒倒是不嫌京城冷了。”

金晉:“圍爐煮雪多麼風雅呀,冷一點就冷一點吧。”

末了又喚小廝讓去賀與賀韞說一聲。

連芝攔下他:“賀家那邊想必也收到了帖子,明日我們早起去接賀韞便成。”

翌日,一行人早早起了床,金家夫人一早就命廚房備下了許多點心,“你大伯雖不說,但是記掛著你們,昨日就吩咐廚房做上你們喜歡吃的吃食帶著。”

金晉等人鄭重謝過,坐上了馬車。

金晉呼出一口氣,心情極好。

連芝笑而不語,金家大爺這是妥協了。

·

又是一年新春,整個正月,王冬初和家裏的兩個小子穿梭在各家宴會上,不止認識了許多貴夫人,還收到了許多家的宴會請帖。

王冬初挑著合適的人家去了,比如說王陽未來嶽母李夫人的娘家,學堂的先生家,成剛媳婦兒的娘家,其餘的與自家沒有什麼關係的她都找借口拒絕了,隻送了一份不輕不重讓人挑不出錯的禮。

新年過後,三年一次的會試開始。

京城的大小客棧全部被學子們占領,有些進京遲的學生們找不到住處,隻好租住在附近的居民家中。

京城人士對此現象早已見怪不怪,每一屆會試,都有這樣的學子,他們收的房租也不貴,隻當是留一份香火情。

此屆會試,賀韞也參加了,羅立升幾個起了個大早將賀韞送到貢院門口,直等到九日後再來接人。

而王冬初,趁著會試的熱點,又推出一道金榜題名的新品,助力廣大學子參試,所賣得的銀錢全部以今年參試學子的名義捐獻給京城的養濟院。

養濟院,相當於現代的福利院,裏麵收養著‘鰥寡孤獨’,全靠朝廷養著。

王冬初的想法很簡單,科舉考試,不隻要才,也要名。

羅立升和王陽二人在才華上的名聲,與京城中的才子們相比,絕對是比不過的。

但是,之前二人靠著‘農事’,在學生中的還小有名聲,二人打算明年下場考試,從現在開始,以這件事為由,王冬初就要開始為二人造一點小名聲。

別問王冬初為什麼這麼確定明年會加試,好歹她家也有一條粗大腿靠著不是?

這種事情,沈相大人也不會介意微微透露一點點。

沈若楠與王冬初麵對麵喝茶,直誇:“嬸子這招,實在是高。”

王冬初此招一出,那些個大戶人家今年有學生下場考試的,紛紛效仿,養濟院忽然得了這潑天富貴,可不得好好地幫著宣傳一二。

李花扭頭看看兩個人:“我要不要也把家中鋪子的收成拿出來?”

沈若楠:“現在京城做這事的人多,嬸子混在裏麵倒不顯了。”

李花:“那就明年,以立升和阿陽二人的名義贈予。”

王冬初從茶樓回到家中,找來了羅立升和王陽:“這第一步我幫你們走出去了,剩下的,你們自己來。”

羅立升和王陽鄭重謝過,當日下午就去了養濟院幫忙。

一下子收到了太多的贈予,養濟院的人要有人登記清點那些個物資錢財什麼的,人手根本不夠,羅立升和王陽主動來幫忙,養濟院的人更是感恩,空閑之餘,還會教養濟院裏的孩子們識字。

別看養濟院是由朝廷發錢養著,但也隻是養活養大他們,等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出去賺錢養活自己。

然而,沒有一技之長,不識字不認字,除了去做苦力,很難找到好事情做。

王陽和羅立升兩個除了讀書,其他什麼技術類的也不會,索性就每日分出些時間,教他們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