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艱難地活著(1 / 1)

在如火般焚燒的戰爭中,華燈下的京城,顯得格外淒涼。

夜幕降臨,李蒙和周尚在忠孝的帶領下來到保和殿。慶帝已在殿內靜候多時,他放下手中的茶盞,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聲音沉穩而深沉地問道:

“兩位愛卿,對這場戰爭有何看法?”

周尚拱手向前,微微彎腰說道:

“蒙國出爾反爾,又師出無名。慶國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此戰必勝,臣以為……”

慶帝伸出手,打斷了李蒙的話:

“朕要聽你們的真實想法。”

二人均是沉默不言。

“李蒙,周尚。”慶帝歎了口氣,嗓音中有著絲絲哀痛,“形勢危急,我有一事須托付於你們。”

“臣雖一介文臣,但並非不知兵,值此危難之際,臣願意赴湯蹈火,以死明誌。“李蒙立刻回應道。

周尚也緊跟著抱拳,聲音堅決:

“臣亦如此。“

兩人看著慶帝,眼神愈發地堅定,身上逐漸散發出濃烈的戰意。然而,慶帝的命令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當慶京的局勢無法扭轉之時,我命你們立即脫離戰場,帶著太子和長公主南下。”慶帝望著他們,語氣堅定。

李蒙和周尚頓時愣住,難以置信的看著慶帝。他們寧願相信這隻是玩笑,但是從慶帝的眼睛中看不到一絲猶豫。

周尚第一個反應過來,他迅速跪倒在地,語氣堅決:“陛下,這絕不可行!臣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意臨陣脫逃!”

李蒙也跪了下來,麵色凝重,一言不發。

慶帝看著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和寬慰。他緩緩地說:

“我知道你們的忠心,但這不是請求,而是命令。慶國的未來在你們手中。我雖死,但慶國必存!如果今日整個皇族都死在這裏,慶國這數百年的基業都將付之東流。”

“你們是我最信任的臣子,也是太子的良師益友。如果有人能保護太子,找到複國的機會,那一定就是你們。”

周尚的嘴唇不能自已地顫抖起來:

“陛下,臣立過誓言,誓死保衛皇城,而現在,陛下卻要我逃離這座可能顛覆的城池。若臣真是如此,一介貪生怕死之徒,有何麵目再侍奉太子殿下?“

慶帝語氣變重:

“南方世家豪族林立,如今太子不足而立之年,等他到了南方,沒有你們一文一武輔佐,他憑什麼從那些老狐狸手中奪得話語權?“

而後慶帝深深吸了一口氣,語氣柔和下來:

“這不僅是我的命令,也是我對你們的信任。有時候,活著比死去更困難,也更重要。”

悲憤和不甘混合成獨特的力量在他們胸口燃燒,但他們隻能硬生生的將淚水咽回心底,閉緊雙眸、咬緊牙關。

周尚緊握拳頭,他的內心在掙紮。他是個武將,從未畏懼過戰爭與死亡。但現在,他意識到,有些時候,生存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他密閉著雙眼,嚐試抵擋洶湧的情感,深吸一口氣,堅定地伏地叩首,隨後站起來:“隻要太子殿下能將帝國的未來握在手裏,那就放我去做這個逃兵吧,我願意。”

李蒙沉默了許久,然後瞪大了眼眸,恍惚中似乎明了些什麼,他緩緩站起身,臉上流露出決然的神色:

“陛下,如果這是您的決定,我將遵命行事。但請陛下也一定要保重!”

慶帝點了點頭,眼中也閃過一絲不舍:“我會的。你們回去吧,天快亮了。”

在那個深沉的夜晚,帝國的命運如同懸掛在城牆之上的火把,搖曳不定。

慶帝站在冰冷的宮殿之中,望著李蒙和周尚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矛盾和不舍。他們是帝國的脊梁,如今卻不得不在這悲壯的時刻離他而去。

而後慶帝的內心開始回溯過去,他閉上眼睛,仿佛回到了那些與妻子兒女相處的日子,記憶的畫卷緩緩展開。

“說起來,我甚至都沒有怎麼陪伴過他們啊。”

慶帝苦笑,在今夜,無論多麼美好的記憶都變得格外沉重。

但沒有時間再供給慶帝悲傷,作為一國之君,他必須振作起來。

慶帝的眼神重新堅定,他要在這最後的時刻,以一個皇帝的姿態,守護他的國家,守護他的人民。

遠處的朝陽緩緩升起,但慶帝的心中卻有了一絲寧靜。他知道,即便是落幕的終章,也要盡力演繹得完美無缺。

他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自己的朝代寫下一個並不屈辱的結局。

如果慶國有未來,那麼這一夜,定會被永遠銘記在曆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