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路路爸用“打仗”來形容那段日子的生活。那時路路上五年級,路路的爺爺上屋頂填兩塊瓦,防止下雨天有縫隙漏水,結果下梯子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下來,造成脊椎骨折,他奶奶一看老爺子從屋頂上摔了下來,心裏一急就暈倒了,家裏人風風火火地把兩位老人送進了醫院,並通知了我們。家裏一下子出了兩位病人不由得讓我和路路爸有些手足無措,每天一下班,路路爸就急忙趕去醫院照顧老人,替換路路的二叔,接著給我打電話讓我回去做點老人想吃的東西。我也沒空閑著,從公司出來之後就直接奔菜市場,而不是繞著彎去路路學校接他放學。做完飯之後,火燒火燎地裝上老人愛吃的食物就趕去醫院,甚至出門的時候都沒有跟路路說一聲。那段時間我們整個“工作重心”從路路身上轉移到他爺爺奶奶身上,每天討論的都是他們的病情,完全忽視了路路,有時候一整天也沒能跟孩子說上幾句話,更別說像以前那樣吃完飯之後還能盯著他寫作業,給他聽寫了。終於,趙老師來電話了,說孩子的成績下降了,而且在班級被點名批評了,因為這段時間的作業寫得很馬虎。
我聽到這樣的消息非常生氣,但我還是控製自己的情緒,把路路叫到一邊來了解情況。原來自爺爺奶奶生病以來,他也非常擔心他們,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能專心,回家也總是很快地就把作業做完希望我可以帶他去醫院。我這才想起,好幾次路路都想和我一起去醫院,但我都沒有同意而是讓他在家看書學習。我摸了摸他的頭感動得想哭。
路路並沒有因為學校老師的批評而意誌消沉下去,相反的,他卻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姿態來麵對成績的下滑和家庭突生的變故。第二天我回家,看見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昨天換下的髒衣服也正在洗衣機裏清洗。“媽媽,今天做完晚飯之後可以帶我去醫院看爺爺奶奶嗎?”他睜著大眼睛看著我。
“作業呢,你的作業都做完了嗎?”我走進廚房,放下手裏的菜。
“給。”他從身後拿出他的作業本。“下午課外活動的時候在學校裏就做完了。”他笑著說。
我打開來仔細地看著,比以前我監督他時寫得還要工整。“好,今晚帶你去看爺爺奶奶。”我笑著答應了他。從那天以後路路真正成為了家裏麵的小幫手,每天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完成作業,回家之後就打掃衛生,有時候還會提前幫我準備好做菜可能要用到的蔥、薑、蒜,像一個小管家一樣打點著家中的一切。
我和路路爸也驚奇於孩子身上這種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那段時間裏,路路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忙碌著,忙著學校裏麵的學習任務和家裏麵各種煩瑣的事情,有時我看著他疲勞地躺在沙發上麵睡著了,就會覺得很心疼,畢竟他還是個小學生,然而他卻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支撐著他,想要把一切都做好。當我和路路爸因為他爺爺奶奶的病情而煩惱的時候,路路總是主動跑來給我們講笑話,逗我們開心,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單純和快樂,而他爺爺奶奶也因為天天能夠見著健康活潑的小孫子,心情舒暢,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所以康複得很快。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路路的爺爺奶奶出院了,路路也迎來了期末考試。
“成績比期中考試上升了很多,但是在班上還是處於中等水平。”這是班主任趙老師的原話。
雖然我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裏依然還在為他的成績而擔心,但內心更多的是一種欣慰。因為這段時間以來我見證了路路在麵臨考驗時所表現出來的毅力與恒心,這種毅力和恒心是學習成績所代替不了的。因為成績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來,然而恒心和毅力,麵臨困難所表現出的抗挫折性卻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得來的,而且很多壞的習性一旦養成就很難更改過來。
路路身上的這種潛能在爺爺奶奶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裏充分地體現出來了,他的那種精氣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到了我們,讓我們更加樂觀、更加積極地去麵對生活中發生的不順心。
家有中等生小提示
小學學習成績好不算好,在此期間所培養出來的堅毅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根本。路路的學習成績在小學裏一直處於中等,但他所表現出來的,以及我和路路爸有意培養的各種行為習慣和處事方式,讓他在升入初中、高中階段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遇到困難之後也能夠冷靜麵對,作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