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好成績不是逼出來的 (7)(1 / 3)

孩子和大人們的視角和觀點不同,而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往往也是“劍走偏鋒”,有很多超出了大人們的知識範圍,路路就曾經提出很多我和路路爸都不知道的問題。對於這種問題,家長千萬不能因為一時被孩子“考到了”而覺得丟失顏麵,在孩子麵前失去威信,從而不懂裝懂,胡亂地給孩子一個答案,誤導孩子。如果真的不會,那應該很謙虛地對孩子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會,不如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這種方式不僅保證了答案的真實性和可信性,還會更加主動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的求知欲更加濃厚,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家的讀書時間

為了培養路路愛讀書的好習慣,我和路路爸用了一個策略——全家一起讀書,而這個措施也真正地讓我們一家嚐到了甜頭。

路路出生後,我一直忙於照顧路路,每天工作、照顧孩子,感覺時間總不夠用,也就顧不上看電視了。路路2歲後,由於我和路路爸都忙,路路被姥姥帶著,他的休閑娛樂就變成了看電視,誰知這就成了路路的習慣,一直維持了六七年。路路8歲上二年級時,成績一直上不去,當時我很著急,路路還依然每天看電視,我暴怒之下斷了家裏的電視天線,為路路請了家教,報了輔導班,路路對我似乎也很害怕,乖乖地按照我的安排執行,但那學期成績還是沒有提上來。於是我也意興闌珊,斷了通過常規渠道來提高路路成績的念頭,路路爸更是安慰我,說小學的成績沒有什麼事,關鍵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隻要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中學再提高成績也是非常可能的。

路路三年級的時候,社區組織全民閱讀活動,要求小區內每個家庭的每個成員每個月都要讀一本書,恰巧那個時候我也發現路路根本坐不住,也想通過某種方式讓他安心坐下來,於是我借著社區任務的名義,製訂了全家的閱讀計劃。計劃實施第一天,路路當成是一個新鮮事兒,嘻嘻哈哈地和我們坐在一起看了一會兒書,然後就以喝水、上廁所、給朋友打電話等借口拖拉時間。為了不打擊他讀書的興趣,他這麼做的時候,我都忍著沒說他。

計劃實施的第二天,我和路路爸又準時坐在沙發上看自己喜歡的書了。路路在自己房間磨蹭了半天,直到路路爸喊他,他才出來,在茶幾上隨便抽了一本書,隨意地翻看著。坐了一小會兒,又故伎重施,喝水、吃水果、上衛生間,這一套折騰下來,1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就和路路爸商量對策,最後決定先從他喜歡的插圖本開始。

第三天中午,我趁著工作休息的空當去書店買了幾本帶圖畫的經典兒童文學,比如《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金銀島》《彼得·潘》,回家後就放在茶幾上。路路踢完球回家,扔下書包同時看見了茶幾上的新書。這幾本書都是銅版紙印刷的,畫麵非常美,路路首先就被《金銀島》的封麵吸引了。然後,就坐在那裏看起來,連我們喊他吃飯都沒有聽見。看著路路終於肯坐下來讀書了,我和路路爸稍微放了一點兒心。

我們還是高興得太早了,不到一個星期,他就對這些故事類的書不感興趣了,而且買的那些書並沒有看完。眼看這一招沒管用,我和路路爸隻好按照書上教的,用了一招“引誘法”。果然,這招很管用,而且漸漸地,路路也形成了每天看1小時課外書的習慣。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其實這個觀點是所有父母公認的,不管孩子成績優秀與否,愛讀書總是好的。但我從中等生父母的角度來說,中等生更應該培養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可以開闊視野,提高知識掌握,狹隘地說,對中等生提高成績也非常有好處。不過,就像大多數父母都知道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一樣,大多數孩子不愛讀書也是一個現實。

孩子不愛讀書,並不能責怪孩子。因為在孩子、尤其是中等生的生活中,書總是以一種沉重的態度出現,而且往往伴隨著一張嚴肅而一本正經的臉。孩子從接觸書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一種嚴肅而刻板的氣氛,心理便開始壓抑了。甚至,有的父母為了鼓勵孩子,經常給孩子講一些苦讀書的故事,比如鑿壁借光、頭懸梁、錐刺股等,給孩子造成了一種讀書苦的印象。當初路路小時候我也曾給他講過這些故事,想讓他學習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然而,我卻沒有想到會給路路造成“讀書苦”的印象,而我之所以注意到這點,是因為我上網時偶然看到了國家提倡“全民閱讀計劃”的新聞報道,那篇報道的角度很特別,主要是從從事高等教育的家長為孩子或孫子選擇哪類圖書來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