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起跑線上比什麼 (7)(1 / 2)

一個美好的未來需要從現在開始奮鬥,但如果現在的奮鬥讓你變得不快樂,你會如何選擇?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問題,同時也一直是教育中的大問題——你是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是一個幸福的人生?或許更多的人會說,我願意讓孩子既快樂又幸福地成長。沒錯,這是父母美好的願望。當人生的道路隻能二選一時,你如何選擇呢?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讓路路快樂。

吃完晚飯,一家人正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節目討論的是在美國的中國媽媽教育女兒的故事——《虎媽戰歌》。“虎媽”蔡美兒在書中宣稱,采用傳統的中國式教育,讓孩子背負上家族的榮譽,幫助她們選擇愛好,並用強製的手段讓孩子把愛好堅持下去。孩子也非常爭氣,兩個女兒年紀不大都小有成就。聽到這裏,原本高興,但是就像電視裏那些在中國的中國媽媽一樣,我也非常驚訝蔡美兒的方式,她絲毫不給孩子懈怠的機會,一直像一隻真正的老虎一樣,恩威並用地采用各種手段來教育女兒,其中有些手段,在我這個一直生活在中國的媽媽都覺得有些“強權”了。正和路路開玩笑說,以前應該這樣對他的時候,聽見窗戶外傳來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叮叮”的鋼琴聲。路路不禁皺了下眉頭,說了句:“又開始了!”轉過頭,對我說:“天天的媽媽就是虎媽,當初你要是也這樣對我,我肯定討厭死你了。”說完就回了房間,還把門關上了。

天天是樓下的小男孩,今年7歲,暑假過後就該上小學了。他的哭聲就像是指示標,肯定於周二、周四、周六的每晚7:30準時穿透窗戶傳過來,已經快一個月了。天天的媽媽與虎媽非常像,她對天天的做法簡直比虎媽有過之而無不及。孩子上了小學,媽媽就考慮到了小升初的壓力,認為孩子應該培養一門專長,這樣小升初時選擇更廣泛一些。從暑假開始,每隔一天就逼著孩子練1小時鋼琴。但天天不知道是不喜歡練琴呢,還是不喜歡媽媽每天逼著自己,反正一到練琴的時刻,他肯定要號啕大哭,而媽媽則要大聲訓斥,這樣的戲一個星期裏要演三回。左鄰右舍雖然很可憐天天每隔一天就要這樣大哭一場,但是總覺得天天媽媽這樣考慮也無可厚非,誰不想讓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呢,所以盡管很吵鬧,大家也不會去敲天天家的門。

第二天早上因為要出門辦點兒事,我很早起來,準備去擠公車,走到樓下恰巧碰到天天媽帶著天天去鋼琴老師家裏。孩子坐在自行車後座上還沒有睡醒,左搖右擺的,而且眼睛因晚上哭得時間太長,腫得像桃子一樣。我看著孩子困倦的樣子,走過去拍打拍打天天,跟天天聊聊天,想讓孩子醒一醒,這樣左搖右擺地坐在車子後座上非常危險。孩子很乖巧,向我問了好。

我走在天天媽媽稍後一點,這樣可以和天天並排說說話。“天天,昨天晚上為什麼那麼哭啊?”天天看了看我,委屈地垂下眼簾,不說話。天天媽媽接著說:“還不是因為練琴。這孩子到老師家練就好好的,一回家練就像打他一樣,哭得跟什麼似的。”

天天媽媽對天天不愛練琴也苦惱,被我隨口問了一句,像是找到傾訴的人一樣,跟我說起來。“你說這讓孩子練回琴,就像受一回刑一樣,哭得驚天動地的,他爸爸每次都埋怨我,說我非逼著孩子幹什麼。可是琳姐,你說說,現在孩子不都得有特長嘛,咱的孩子又不是天才、神童,想要進一個好一點的中學,可不就得走特長的路子?再說,小孩這麼小,他也不知道什麼對自己好,一天就想著從早上玩到晚上才好呢,但是這樣以後怎麼辦?我是寧可他恨我,也得讓他苦這幾年,就為了讓他以後過得好點兒。”聽了這樣的話,我沒有說什麼,這又是一個忍辱負重的母親。麵對這樣的母親,相信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說出指責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