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結束語(1 / 1)

中等生是一個特別的稱號,成績不高不低,在現如今以“分”論英雄的教育體製中,一直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而對於這個地位,孩子自己感受到了,父母也感受到了。對於孩子的成績,父母難免會著急,盲目地尋求各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成績,這裏麵有對的,也可能有錯的,錯的還有可能會傷到孩子。這些路程我和路路都走過。

在麵對中等生時,我曾著急過,也想過要放棄讓孩子自然成長的思想,但在最後一刻都無法做到,這一段旅程要比我自己讀書困難多了。人們都說養育孩子,就像重新再成長一次,體會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苦與樂,艱辛與容易。不過,在第二次成長中,已經身為父母的自己,更想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那些苦、艱辛摒棄,讓孩子輕鬆而快樂地成長,但是孩子似乎並不領這個情。於是,父母與孩子有了衝撞、矛盾。從另一個角度說,孩子雖然是父母身上的肉,但性格、思維與父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的思想,孩子不一定會接受。如果父母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想讓孩子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優秀,或者讓孩子彌補自己當年不優秀的遺憾,那麼帶給孩子和父母的傷痛都是巨大的。這種錯誤,我也犯過。

盡管現在路路健康、快樂地成長著,即使馬上就高考也不需要我再操心了,在別的媽媽的眼裏,我和路路都是優秀的人——我是一個優秀的媽媽,把兒子培養得如此優秀,然而隻有我自己知道,在路路的教育培養過程中,我有多少不足和擔憂。我是在戰戰兢兢的擔心中教育路路的,雖然我在路路麵前曾經一度表現得非常強硬,但那隻不過是為了“管教”路路而必須偽裝的麵貌。當然,事實也證明,即使我“假裝強硬”也沒用,孩子根本不吃你那套。

路路是中等生,他也深知自己的處境,他也曾努力過,強迫過自己,但也並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相反,當我們都冷靜下來,試著以一種有方向的、順其自然的方法來引導自己和孩子的時候,路路在某一天似乎突然開竅了,成績提高得飛快,自信也回來了。

所以真的就像路路爸一直說的那樣,家有中等生也別擔心,中等生很有“厚積薄發”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