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65歲以下,居住在城市的人中有27%是死於癌症的,農村的則25%是死於癌症。也就是說不管是居住在城市還是鄉村,因癌致命的人都超過了1/4。
國外有專家做了一個預測:70歲以下的人,大概1/3以上會生癌;到了80歲,生癌的人接近四成到一半以上,甚至,高發地區還會更高;到了90歲則難免100%都會生癌,有的身體中也許已經有幾個癌;到100歲體內大都會有好幾個癌。當然了,體內有了癌腫不一定都會出現相應的症狀,更不一定會死於癌。
一般,人們認為有六大因素誘發惡性腫瘤和癌症,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因素是生活方式,它對癌症發生的“貢獻率”最大。研究表明:癌症發生過程中,生活方式的貢獻率達到了60%左右。其中,飲食因素占了35%到40%的比例,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說抽煙、喝酒等也占了一定比例。
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得癌症
個性心理因素和癌症的關係密切。在引發癌症的因素中,不良個性心理因素占到了15%到20%。
有位女性,前一段時間找我看病,60歲剛出頭,她從1992年開始起到2010的18年間,總共生了四種癌,並且都是原發癌:一個肺癌、一個腎癌、左右乳腺先後都生癌。她沒有癌症家族史,她說她生癌是因為她個性特別認真、特別較真、追求完美。例如:她對部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太不放心,都要重新再做一遍。生活當中,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因為她的過分較真而不和諧。
城市裏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好女人”。所謂“好女人”,在生活上沒有一點壞習慣,工作上一絲不苟、認認真真。這些人往往工作壓力相對比較重,長期繁瑣的工作特點又造就了她們較真而又比較追求完美的個性,因此極易產生身心問題。
多數癌症與遺傳的關係不是很密切。臨床上“全家癌”以及“夫妻癌”也很常見,萬名癌症患者當中,約有10%是夫妻癌。這主要是由所有的家庭成員或夫妻雙方都生活在相近的家庭環境當中,以及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