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減法生活,享受生命
3月15號是“消費者維權日”,也是國際慢生活日,發達國家開始講究“慢生活”,這也是一種“回歸”。
今天很多生活在大中城市裏的人,生活節奏太快,以至於國外近來經常有媒體呼籲:中國人為什麼慢不下來?因此,要適度學會慢生活。所謂慢生活,就是適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節奏。特別是那種拚命三郎的人,就應該這樣提醒他:生命沒有了,其他還有意義嗎?
我有太多的患者,一經指點以後常常很後悔:“我當時就是想不通。就是知道拚命,拚到後來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還有很多人生了病才覺得:“我怎麼這麼糊塗,把命都賠上了。”
所以對那種拚命三郎類型的人,你要告訴他:除了工作、賺錢以外,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包括享受生活、體驗快樂。
2008年底,一個大學的辦公室主任來找我治療,她生的是晚期卵巢癌。她是複員軍人,原本身體非常好,她也沒有什麼壞習慣,就是有時候身不由已,陪同時常常要喝點酒,但是從來不醉。她丈夫是這個大學裏的藝術係係主任,在旁邊說:“我夫人每天一睜開眼,就要考慮一大堆事情,回家來還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風風火火的。”
我就幫她分析,我說:“你這個辦公室主任,天天事務一大堆,壓力很重。這些事你隻能做好,不能做壞。而且,許多情況下主動權又不在你手中,評價權也在他人手中。所以,你從事的就是典型的低回報率、低成就感、低控製率的工作。”
我建議她換一種活法,首先換一個工作,學會自我調節,學會慢生活。由於她是看了我的《癌症隻是慢性病》以後才來找我看病的,已經研究過我的理論,所以十分信服。最後,學校安排她到圖書館工作。她自己也開始努力學會悠閑地生活,隻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則做一些有趣的事。
兩年多了,總體情況還不錯。不久前複診還悄悄告訴我,她剛剛去海外休假了,自我感覺好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