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癌症不過是一種慢性病(4)(1 / 1)

癌從心生,應從心治

許多患者,我們追蹤他的生癌或複發曆程,可以發現他內心往往有一個死結,始終在起負麵作用。對此,我們要給他們做些心理疏導工作:其實你追求的、在意的很多東西,並不像你想像得那樣好,並且,你也不是隻為了這些才活著。

臨床觀察表明: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是在反複遭受挫折以後,糾纏於過去某個人和某件事才生癌的。例如,被人背叛了、單位某個領導不讓我評上職稱,之後就一直糾纏在這些事情中,做什麼事都不順,後來就生癌了。對此,可以借助道家的一些理論方法,幫助他糾正這種錯誤想法。有的患者通過勸說後,常常會反問:“我為了這個,犯得著嗎?”

上海附近的吳江縣,我有一個老患者,她是醫生,1996年生的腸癌,在我這兒治療後,恢複得很好。2000年她帶了一個患者來,介紹說這個患者是她的小妹,當時是40歲出外,人長得挺漂亮,就是一句話也不說,一直哭。原來,她和她的丈夫一起打拚多年,創辦了一個企業。就在企業發展得非常不錯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她的丈夫和別的年輕女人好上了,要跟她鬧離婚,為了慪氣,她當然不同意。

這樣折騰了三四年後,她生乳腺癌了。她真是絕望到了極點,多次想自殺,但是因為心疼子女,她不忍心自殺。最後,她終於開口了,說:“這個女人(第三者)毀了我一輩子。”我說:“你的婚姻肯定沒法維持下去了,你還不如自己想明白一點。”好一番勸說後,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願意進行治療了。

我首先建議她:“不要死頂著。否則,你看見你丈夫就會怒火叢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負性情緒,對你的康複不利。為了子女,也為了自己,你必須走出來。”

她接受了我的建議,把婚離了,在子女的支持下,控製了家中的絕大部分財產。一方麵積極治療,一方麵繼續打點產業。大概半年以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氣色很好。到現在,一切都維持得很好。她把這件事情徹底放下後,就接手管理企業。由於她丈夫是個喜歡揮霍的人,很快就沒有多少錢了,那個女人也就離開他了。

三五年以後,她跟我說:“我現在活得比我先生好得多。”一晃,10年過去了,她另有一番天地了。來複診時,她經常說:“想想過去,我真傻。我犯得著為這些小事計較嗎?我現在比他活得更好。”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女人應有的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