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瞿某,患子宮內膜癌,手術切除,化療多次後,發現盆腔出現一個近3厘米大的淋巴,Ca-125等指標也居高不下。盡管換了多次方案,但隻是“拍皮球”,用化療藥後,短期各項指標降下去了,但很快又會上升,淋巴腫塊則基本無效。醫師告訴她隻有兩條路可走:一,繼續化療,加局部放療,但放療部位很差,放療一則效果恐怕不理想,二則大小便難免受影響。二,擴大清除術,再加化療。
她本人是醫生,對此不能接受。我則反對手術(因為已經開過一刀,淋巴有粘連,難以清除),建議她先停止化療,以中醫藥調整結合內分泌治療(她原本就在用)。若無效,再上化療。此後,內分泌治療1~2年,因副作用過大,也隻能停用。後僅以中醫藥為主長期治療。現一晃快13年了,不僅指標早就全部正常,而且轉移的淋巴結,2005年即縮小到0.8厘米,現已趨於鈣化。並且,該醫生原有的嚴重失眠、便秘等也都得到了改善。
如果這位醫生繼續進行斬草除根,趕盡殺絕之治療思路,也許有十個、百個瞿醫生,都也早已經……
前兩年,頗受歡迎的中央台著名主持人羅京,死了癌症。他的死讓很多人感歎不已。其實,羅京不僅僅是死於病,更多的是死於一種錯誤的治療思路:羅京從患病到死亡總共9個月,淋巴癌是世界範圍內公認化療效果最好的,化療後五年生存率可以超過90%以上。但是,羅京在9個月裏連續化療了9次,再加上兩次幹細胞移植,身體幾乎沒有一點休養生息的時間,就算鐵打的漢子,也抗不住啊!
有個姓肖的孩子,上海青浦人,和羅京得的是同樣的癌症,惡性程度很高。從1996年起,共他療了6次,後就以中醫藥為主進行調整,盡管2000年和2002年也複發過兩次,但是,控製得很好,現在已經14年了,都參加工作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21世紀初總結說,化療對腫瘤的有效率大概是5%左右,就是說,它能夠控製5%的癌症。因此,它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我們現在卻把它變成了常規武器。
德國漢堡醫學院有個附屬醫院,十幾年前,腫瘤科推出了一個新的化療藥物,可以治療肺癌。有人就做調查研究,找到腫瘤科的大夫,問:“假如你們生了肺癌,你們願不願意使用這個化療藥?”結果75個與腫瘤科有關的醫生,64個不願意使用此化療藥。研究者十分感慨:“為什麼醫師自己不願意使用這類藥物,卻極力推薦患者使用呢?”
中國是禮儀之邦,孔夫子曾經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化療科醫生不願意使用化療,為什麼要叫患者使用呢?我們不否認化療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絕對不能把它高估了,很多人把它當成了救命稻草。但這根救命稻草常常是有劇毒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