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癌症不過是一種慢性病(15)(1 / 1)

最長時,他一連29天不下小閣樓,吃喝拉撒都在閣樓上,胡子一寸多長。就這樣,醫生的“死刑判決”未成現實。到了2003年6月1日淩晨4時,刻完《紅樓夢》最後一個字時,他欣喜若狂。這時,不僅活過的天數超過醫生“死刑判斷”15倍之多,而且,原本造瘺口處又腫、又硬、又疼痛、一碰即出血的轉移灶也早已不知去向。

他就這樣康複了,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11個年頭了,查體也沒再發現癌症。在這一過程中,他並沒有接受過各種所謂的抗癌治療。麵對這麼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生命強者,我再一次領悟到精神心理在自我保健中的無窮力量,而麵臨生死考驗的腫瘤患者,激發這方麵的巨大潛能,其意義則非同小可。他的生癌,因於個性及心理,他的康複,同樣源自精神與毅力。這不正是千百位癌症患者的鏡子嗎?

這個節目,在2010年5月5日和5月6日已經播出,自然反響很大。在此,補充一個插曲,由於整個事件似乎出乎人們的意料,為了嚴謹起見,中央電視台專門調查了他治療的前前後後,並又對他做了個全麵的身體檢查,確定事實無疑後才播出,故晚播出了幾個月。

兩類腫瘤患者活得最好——糊塗到底,或徹底理性

不管是真的糊塗還是裝糊塗,都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整免疫。有些癌症患者能夠康複,與這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和大大咧咧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要想身健康,先要心糊塗

臨床當中,我既是一個中醫工作者,又是一個對心理問題特別感興趣的人。根據我的長期觀察,發現有一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重視。

簡單地說,臨床上有兩類腫瘤患者往往活得最好:一類就是大大咧咧、粗線條型的。他們往往天天都開開心心的,似乎大智若愚,因為他不會始終把癌症當成包袱背在心上。佛教說:要想身健康,就得糊塗些。生了腫瘤以後,我也希望癌症患者也盡可能糊塗些。

徐耀珠,1999年底發現得了胰腺癌。2000年初剖腹探查時見癌腫已裹住大血管,5×5.5厘米大小,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做手術了,隻能關腹。家屬怕她傷心,哄她說胰腺癌已切除了。於是,她開始接受中醫藥治療。

該女士有一種很好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什麼都不往心裏去。家屬說胰腺癌已經切除了,她就相信了。術後很長時間感覺心窩下疼痛(其實是癌痛),我告訴她是刀疤痛,她也相信了。3~5個月後,她什麼症狀都沒有了,就想上班。經我同意後,她也就上班了。結果同事們無意中閑談,讓她知道了癌沒有切除,她也沒有特別大的反應。她說:“反正已經不痛了,沒有任何不舒服,它(癌腫瘤)願意在裏麵就讓它在裏麵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