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癌症不過是一種慢性病(22)(1 / 1)

當我在茫茫霧海之中時,得知南通市癌友康複協會可幫助癌友走出陰影。於是,我找到了徐會長、黃鄭周同誌。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幫助我、指導我正確地對待疾病、正確對待自己,並給我講癌症不等於死亡的道理和許多癌症康複者的故事,要我樹立戰勝癌症的決心和信心,千萬別被癌症嚇倒,並給了我一些何裕民教授的資料。這些,使我茅塞頓開、如獲至寶,使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因此,我與家人商量後,於7月23日,冒著高溫,專車去上海請著名腫瘤專家、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親自診斷。那天等候就診的患者很多,排著隊,依次輪號圍圓桌而坐。當一位患者就診結束,大家就順時針移動一個座位。何教授坐在最右邊,左邊有兩個助手協助工作。輪到我時,心情既緊張又焦慮。隻見何教授拿起我的病曆、ECT及其他片子仔細察看。把脈、望舌苔、詢問病史,不放過一點疑點,那嚴謹認真以及和藹可親的態度,使我輕鬆了許多。

從那天起,我按照何教授開的湯藥和製劑按時按量服用。兩個星期後,奇跡出現了,骨頭疼痛有所減輕、睡眠好轉。8月26日,又去上海請何教授複診。之後,經過三個月的治療,臉色紅潤,精神大有好轉。後經骨像掃描,病灶基本消失,PSA正常。

如今,我仍在服何教授開的中藥,已經整整7年了,康複效果很好。

告訴他癌症隻是慢性病,然後,與其他癌症患者結成對子,一幫一

癌症當然要理性對待,不是措施越多越好。至於老年人,我們不一定要和他實話實說,也可以瞞著他。

首先,告訴他癌症隻是慢性病,然後告訴他生了癌,我們可以好好地應對。還可以找一些生了癌的,病情與他差不多的、已經康複得很好的,和他結成對子。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鼓勵,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還要經常幫助他分析,及時解決他心裏的疙瘩。

我們有個患者——王先生,在事業鼎盛時期生了肺癌。他老師是個上海人,先於他患了前列腺癌,現在我們這裏治療,情況相當不錯。

這個患者生病之初特別悲觀。老師就勸導他到上海待一段時間,並介紹了一些和他一樣的肺癌患者,他們這些人天天在一起聊天、玩、練郭林功、吃中藥。因為他本身經曆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故事,他願意和大家分享,很多人也願意和他聊,所以他的生活開始充實起來。原來那種失落、挫折、失望、心灰意冷一掃而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