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為何不辦嚴嵩(2 / 2)

媖兒聽得說不出話來,隻覺皇帝說的有些道理,可是除了嚴嵩就沒人可用了嗎?媖兒想著便問了出來,皇帝道:“自然不是隻有嚴嵩一人,我對他留著心呢,要說這幫大臣早被慣壞了,我登基之初這幫人仗著擁立之功處處刁難,不過想我聽話做他們的傀儡,動輒堵在宮門口鬧事,非要挨了板子才罷休,你想想,換成朱元璋和朱棣,借十個膽子他們敢嗎?曆史是文官寫的,最狹隘與心窄的便是這幫人,我才不在乎被罵成昏君,不是罵我不上朝嗎,要知道不上朝不等於不做事,我偏不做他們的提線木偶,我重用陸炳,天下事自有錦衣衛來報我知道,決策輪不到他們,他們身為臣子的隻有執行的份。”

媖兒不禁重新審視起皇帝,一時隻覺這般事故老練的他讓人覺著陌生,怪她一直將他停在遙遠的記憶,可那個青澀的男孩早就不在了,如今天下人都如他股掌中的玩物,仿若遊刃有餘,可是媖兒想想還是哪裏不對,他是有一番道理,可嚴嵩立足越來越穩,這可不是好事,她思索了一會想到了首輔夏言,問皇帝道:“嚴嵩還是次輔,首輔夏言總是強過他吧。”

皇帝點頭又搖頭道:“朝堂上那點爭鬥,不外權力與黨爭,夏言嘛,有能力,隻是他年紀大了越發傲慢起來,夏言是能臣,嚴嵩也是,我用人就看能不能做成事,再就是絕對要聽話,有人諷刺嚴嵩是青詞宰相,可難道夏言不是?張璁不是?不要聽別人怎麼說,做皇帝就不能偏信任何一個人,懂嗎?”

媖兒聽著覺得的確有道理,眼看要被他說服了,可畢竟對嚴嵩成見太深,想想嚴嵩能辦事可那隻是給你辦事,媖兒雖不熟悉這段曆史,不知道嚴嵩具體幹了什麼壞事,可僅憑他遺臭萬年的名聲,寫史的文官再是有私心,總不能顛倒黑白吧,嚴嵩可是明朝第一奸臣,這人能是善類嗎?

媖兒不快的道:“你這麼說就是自私,為了自己便宜就放任奸臣禍害嗎?”

皇帝見媖兒生氣,卻不想為這些事與她衝突,這事本就不與媖兒相幹,其實有些話他是不便對媖兒說的,大臣的能力固然重要,可立場才是關鍵,嚴嵩是完全站在他這邊的,無論皇帝想做什麼,對與不對的,嚴嵩都能幫他鋪平道路,嚴嵩貪腐天下皆知,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因為皇帝唯一能忍受大臣的隻有貪財,而且嚴嵩是有原則的,首先國庫的錢不貪,再有皇帝的錢不貪,不光不貪他還為皇帝斂財,罵名可都是嚴嵩背了,這樣他能不保嚴嵩?

皇帝見媖兒噘嘴瞪著他,心說是自己糊塗,與媖兒說這些幹嘛,何苦非將她掰過來,她喜不喜歡嚴嵩有什麼打緊,便換上一副表情,哄她道:“也不是的,我不也在觀察嚴嵩嗎?若讓我抓住錯處,定也不會輕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