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原本單純並不是什麼錯事,更不是壞事,每個孩子都在用可愛的單純眼光來審視世界。可是,當我們步入成年人的社會,單純就容易成為一種傷害,因為別人不會再像對孩子的單純那樣來對待我們。我們的過度單純在別人看來就是一種傻,有時候還會變成利刺傷害到別人,我們也會為自己過於單純的行為或者思想而付出代價。

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不但有光明也有黑暗,當然也包含了魚龍混雜的各方人群。麵對其中的一些人和事,你必須學會如何適應它,當你無法改變他們的時候,就隻能改變自己,讓自己努力去適應這個社會。如果不想處處碰壁,就必須懂得一些有關社會的“潛規則”,適當地掌握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交際禮儀和溝通技巧。

天真、幼稚、幻想,這些意義單純的詞語,都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逝,畢竟生存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有的時候,事態就是很炎涼。而我們又怎能依然不諳世事?又怎能帶著童年時的眼光和心態去和成年人相處?就像一朵花要常開不敗、一棵樹要枝葉茂盛一樣,都必須經曆過風雨的洗刷後,才能夠茁壯成長。而那些單純、幼稚都將會被社會的現實曆練成為靈活多變、圓融通達。

或許有些年輕人會問,難道我們也要學習某些人的那種耍心機,玩手段嗎?當然也未必,太不單純,有時候也會適得其反。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競爭激烈甚至殘酷的社會上,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自己的防備麵具,這張麵具就是我們維護自身利益的手段。

年輕人在處世方麵,一定要學會“活”,絕不可再拘泥於書中那些知識。世界是圓的,萬物是活的,思想是縹緲的,人心是多變的。靈活地運用做人之道,就能在這個無形的世界中,給自己塑造一個有形的自我。

因此,在我們善良、真誠、寬容的基礎之上,也應該明白“水流不腐,人活不輸”的道理。做人不應始終一成不變,應該根據環境的變化以求自身相應的變化。就像太極中的“以實化虛,以虛化無”一樣,萬物能夠在你的掌控之下變得遊刃有餘。

本書不是教你違心、虛偽、奸詐地迎合別人,鑽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訴年輕人在處世方麵,在善良、真誠、寬容的基礎上,還要做事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智慧靈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這些,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