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都有比我們臆想中偉大得多或者悲哀得多的事情發生,關於愛或者恨。自汶川大地震以來,我的心一直沉浸在低穀,生與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這樣的苦痛,有如凹凸有致的碑銘鐫刻在生命線上,讓你抿著嘴、皺起眉頭,這樣苦味的咖啡,唯有自知。
史鐵生說,孩子,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哭泣與劫後餘生的慶幸夾雜著,融於這咖啡中。你看,生命對我們是吝嗇的,總是讓我們失望;生命卻又是慷慨的,總在我們失望後給予我們拯救。
我想,因了這生命的慷慨,我們必須有尊嚴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們的存在。
我凝視著白瓷杯中的咖啡,又想起那位終生在愛與死之間作繭自縛的天才——維吉妮亞·伍爾芙。她的靈魂有著深刻的思想與錯亂。我恍惚看見在春光明媚的蘇格蘭鄉下,矢車菊香氣的陽光鋪滿整個房屋,鵝毛筆與厚質紙張的摩擦,桌旁的咖啡輕嫋地散發熱氣,她正寫著《奧蘭多》。
我的嘴角輕輕揚起,這個天才一生傳奇,終在疾病中死去。她說,生抑或死,在她品完咖啡的苦與甜之後,剩下的也不過是一隻空杯子,這一生,死後也帶不走任何東西。
在這片狹小的天地,我經曆的,不過是尋常的人生;看見的,不過是平凡的世界。其實,生活沒有那麼多的故事上演,隻是有愛,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所在。這咖啡的苦與甜是綜合的品味,咽一口,自己體會。
生命中一瞬間的愛,竟賺取了我們的一生,對龐大的悲哀甘之如飴。是苦是甜,能品嚐這一世,終無悔!
天空中不知什麼時候飛起了風箏,寂寞的鳥兒圍著它盤旋,我伸出手遮擋夕陽刺人眼睛的光線,仿若明暗相間的幻象。想起這一路跌跌撞撞,眼淚忍不住灼熱地流淌下來。仰頭喝下最後一口咖啡,生活的餘香留於齒間。
伍爾芙微笑著說,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創意點評】
本文標題設置懸念,它本身是個語意不完整的句子,於咖啡中看見了什麼呢?通觀全文,我們開始明白作者匠心獨運。這是因為:文章“看”咖啡,借咖啡之苦將思維發散開去,引發對人生、歲月的深沉思考;由看咖啡,想到史鐵生、伍爾芙、汶川大地震,想到生與死,最後感悟到“愛,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所在”。厚重之美,溢於言表。
2.巧用修辭
風,可以穿越荊棘
四川某考生
生命如風。
好一個亙古的比喻。你也許感慨於它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著一絲痕跡。我卻跋山涉水,在時空裏淘盡沙礫,找到了這個比喻的真諦。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繪成籬笆牆的內外,我們一層又一層地爬過。事實上,這層層籬笆綴滿荊棘,我們通過時,往往遍體鱗傷,身心俱毀。這時,你看到,風在牆外千縈百折,不屈地呼嘯而過,空氣中凝結下壯觀的痕跡。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裏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烈日暴雨來過,飛沙走石來過,我們布滿傷痕,還要麵對一片片荊棘的叢林。
梭羅說:“這兒可以聽到河流的喧聲。那失去名字的遠古的風,颯颯吹過我們的樹林。”或許垂問遠古,能把生命如風的真諦領悟。
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麵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刹那間,他心中鬱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頓悟。
於是他逍遙紅塵,寄情山水,最終文名垂千古。隻是,那夜的風,已遺落於歲月,無人見得了……
凡·高看見了風。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懶散地躺著,糾結於一個難解的疑問與痛苦:耗盡心血的畫作,竟是一幅也無人理解,一幅都賣不出去!對於一個把藝術當生命的人來說,無人欣賞自己的藝術好比無人重視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被輕視、被鄙視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