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標題素材咖啡館
素材1: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在汪洋中遇險落水,一艘船經過,想要搭救他,他揮揮手說:“上帝會救我的!”又有一艘船經過,他依舊揮揮手說:“上帝會救我的!”最後這個人被淹死了。他上了天堂,質問上帝:“你為什麼不去救我?”上帝說:“我派了兩艘船去救你啊,是你自己不上船的。”在嘲笑這個人的愚鈍時,又從心底湧出一片淒涼。上帝給我們的太多,而我們中又有多少人是始終清醒而理智地接納了這一切恩賜呢?
……
(選自2009年吉林高考滿分作文《泅渡在上帝的目光中》)
【標題點評】
文章標題醒目,既蘊涵了深沉的哲理,又飽含昂揚的詩意,拓展了文章的說理與抒情思路。
素材2:
山之仁,在於涵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抱雙手,讓流水變成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風沙、輾轉的痛苦和人類的恣意給它的挫折。
……
(選自雲南某考生《山水的挫折》)
【標題點評】
本文標題引人入勝,作者借助自然界中的“山”、“水”這兩個事物,運用象征、擬人和隱喻等手法,將自己的誌向注入其中,並引發讀者閱讀興趣。
素材3: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詩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麼是適合自身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附。
……
(選自2009年河北高考滿分作文《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標題點評】
作者引用曹操的詩句作為標題,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議題,古樸而不失典雅。
素材4:
成功其實有很多種形式。
美國人西緒弗斯是一名職業登山家,視登山如生命。十年間,他已經成功地把世界幾大高峰踏在了腳下。但西緒弗斯認為,隻有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才算得上成功的登山家,而他十年間的努力,都是在為攀登珠穆朗瑪峰做準備。
然而,命運最會捉弄人。一直自認為體壯如牛的西緒弗斯,在這次登山前的例行檢查中,被發現患了心髒病。雖然輕微,在平常環境下一點也不會危及生命,但這是登山者的大忌。在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上,它會輕易地要了他的命。
……
(選自廣西某考生《幸虧那次沒有成功》)
【標題點評】
這個題目決定了故事的延續性,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開始給出一條直線,讓讀者順著走下去。而這條線什麼時候結束,便在他自己的掌握之中。
素材5: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舞台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經濟、政治等“硬實力”,“軟實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軟實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國民精神風貌、思想素質等,而民族文化影響力尤為重要。
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母語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本。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它的母語文化,勢必會走下坡路,至少經濟發展潛伏著危機。在英語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卻淡漠甚至拋棄了自己的母語:漢語。如今毛筆大概已成“稀有之物”了,拿過毛筆的人很少,會寫毛筆字的更是寥寥無幾。日本人卻規定學生每周上一次毛筆字課。麵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反省一下,就這樣看著漢文化衰落,對得起“炎黃子孫”這個稱呼嗎?
……
“雲山滄滄,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句流傳幾千年後依然鮮活生動,在於其獨特的音形相結合。我耳邊始終回響著那位韓國網友的疑問:“我認為你們的漢語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為什麼亞洲其他國家和歐洲、美洲的一些國家重視漢語,你們自己卻不重視呢?”
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到了炎黃子孫拯救你的時候了……
(選自湖北某考生《懸崖邊的漢語文化》)
【標題點評】
本文以“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為題,精警大氣,形象地表明了現代社會漢語言所麵臨的危機與挑戰,給人以強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