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東漢滅亡的根源(1 / 2)

漢朝滅亡的根源是什麼?在漢桓帝和漢靈帝的英明領導下,大漢王朝當時是什麼樣的呢?那真是蒸蒸日上呀,原文寫道,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都有人造反,怎麼還蒸蒸日上?這你就不懂了吧?造反就是創業,創業就帶動就業。在諸多創業團隊中,最出類拔萃的當屬巨鹿三兄弟。

巨鹿大概位於當今的河北邢台。這個地方是反抗暴秦的革命勝地,當年巨鹿之戰,項羽就在這裏幹趴了章邯,破釜沉舟和作壁上觀都是出自這裏。問題又來了,巨鹿為什麼叫巨鹿呢?這裏是真的有巨大的鹿嗎?巨鹿原名叫大麓,這個鹿是山麓的麓,不是動物那個鹿。所以巨鹿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巨大的山麓,也就是廣闊的山下之地。

大陸最早出現於《尚書》裏的一句話,堯試舜百揆納於大麓。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堯在巨鹿禪位於舜。直到呂不韋編寫《呂氏春秋》,把大麓寫作巨鹿,不知道這是改名呢,還是寫了錯字,思來想去,應該是作者認為此地是逐鹿天下的要害,所以自作主張給改了名。不管怎麼說,大家記住,在巨鹿這個地方,發生了兩次影響中國曆史進程的大事,一是禪讓,二是誅秦。那麼兩件夠嗎?不夠,而這第三件。已經在孕育之中了。

巨鹿有三兄弟,一個名張角,一個名張寶,一個名張梁。那張角是什麼人呢?他本是個秀才,但是科舉不中,鬱鬱不得誌呀,渾身上下的才華他發揮不出來,他難受呀,於是他就遇上了神仙,然後神仙給了他三卷天書,然後他就上了梁山,替天行道。這不是宋江的劇情嗎?難道他和宋江還有什麼淵源不成?仔細比較,他倆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完全可以把張角當成不照安的宋江,看看他的命運如何發展。張角得到天書之後,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

咱們先不說張角開掛,單說曉夜攻習這四個字就知道,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有些東西錢就是買不到,就比如腦子。當然了,要成功光有能力,有腦子是不夠的,還要有機遇。巧了,張角就趕上了,他遇到了千年難逢的大瘟疫。我認為這場瘟疫才是東漢滅亡的根源。大家知道這場瘟疫死了多少人嗎?全國死了三分之二,而且斷斷續續100多年,十室九空,赤地千裏。

醫聖張仲景的成名作《傷寒雜病論》,就是為治療這場瘟疫而生。他們家掌握大漢核心醫療資源,200多人的大家族,十年間死的隻剩60多,更別說普通百姓了。

曹植的《說疫氣》中描述:厲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這場瘟疫直接導致了兩個結果,第一,思想上的崩壞。在死神麵前,儒家的那一套不好使了,人們要麼改信宗教,走張角的路子,要麼醉生夢死,走竹林七賢的路子,五石散吃起來。第二,人死的太多,直接導致漢朝統治的崩潰。瘟疫來了,不止百姓死,官員也死,皇親國戚也死。畢竟瘟疫可不看你有幾套房,而我們知道,優秀的官員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死的快,補充的慢,地方治理就完蛋了,治理跟不上,朝廷就沒得錢,沒的兵,就隻能靠地方自治。再進一步,就產生了軍閥和世家大族。

漢桓帝時全國發生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除非桓帝和靈帝能治病,不然大漢就是無解的。說到這裏,那麼為什麼會發生瘟疫呢?說到底還是人太多,人多就得種地,種地就得毀林開荒,就得破壞環境,人多了,食物就不夠,就得吃野生動物,說不定就有人吃了蝙蝠啥的。人是自然的產物,自然自有其平衡的規律。這就是道。

咱們再說回張角,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別說張角,人家還真有水平。靠著散施符水為人治病,也正式出道,藝名大賢良師,很快他就收獲了第一波粉絲500人,他的粉絲不叫粉絲,叫徒弟,他把這500人組織起來,給他們培訓,讓他們掌握核心科技,也能書符念咒,然後分散各地,組織線下粉絲見麵會。那麼他收獲了多少粉絲呢?

原文寫道,角乃力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滿打滿算,張角也有十幾萬粉絲了,成了當時的著名網紅大V。然後他就膨脹了,他決定要幹一票大的,他要成立自己的品牌,要打破大漢劉氏集團的壟斷。當網紅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變現嗎?那麼張角如何變現呢?第一步就是打廣告,廣告詞都想好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夾子,天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