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漢靈帝臨死前迷之操作,為大漢挖了個坑(2 / 2)

廢長立幼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漢景帝立漢武帝,首先廢掉皇後,殺皇後全家,然後弄死漢武帝他哥,幫漢武帝把身邊的刺都拔幹淨了才行。可見廢長立幼將會遇到多大的阻力,一旦開始,就是你死我活,骨肉相殘。

而漢靈帝活著不搞,要死了來這一出,一準是怕自己死的不夠熱鬧。既然皇帝決定了,忠誠的蹇碩就得把這事辦成,這是要幹成就得解決劉辯最大的靠山何進。漢靈帝就沒想想何進可是手裏有兵的,萬一弄不死何進,這是怎麼辦?這老哥任性了一輩子,臨了他還要再任性一把。

聽了蹇碩的建議,漢靈帝馬上宣何進進宮,何進也是命不該絕,關鍵時刻,出現了一個告密者,他剛走到宮門,突然被一人攔住去路,此人乃是司馬潘隱。他對何進說:您不可入宮,蹇碩想要殺你。這樣一來,蹇碩的計劃宣告失敗。那麼這個潘隱為什麼要告密?

政治的本質就是戰隊,潘隱不是太監,他是個軍官,他不站大將軍他還能站太監嗎?太監贏了,對他沒有好處,何進贏了,他就是第一功臣。現在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有你沒我,上了賭桌,誰都沒有回頭路。何進聽後大吃一驚,趕緊回到住處,他立馬召集所有的大臣開會,表示要殺死所有的宦官。在座的有一位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典軍校尉曹操。咱們之前的文章說了,曹操剿黃巾軍有功,被封了濟南市長,那麼他現在怎麼在京城呢?不得不說曹中有後台,就是不一樣,眼看漢靈帝要死,曹家就把曹操從濟南調回京城了,而且還混成了典軍校尉,曹操現在是禦林軍的少校營長,直接守衛京城的安全。不能不說這個安排很有意思,不然憑借曹操是太監孫子的身份,怎麼有機會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呢?

曹操說了兩點,首先,你知不知道宦官是怎麼來的?宦官這幫家夥參政,最早開始於衝帝劉炳和質帝劉纂在位之時,上下根基極深。怎麼可能一下誅盡?其次,你知不知道宦官有什麼手段呢?知道什麼叫保密嗎?哪有人會把殺人這事大庭廣眾的廣而告之?你是不是傻?雖然曹操沒有說一個髒字,但是字字都戳何進的脊梁骨,何進麵子就有點掛不住,汝小輩安知朝廷大事。

就在這個時候,司馬潘隱又帶來了一個驚天大秘密,靈帝已然駕崩,現在蹇碩等十常侍正在商議,秘不發喪,要下假詔書,宣詔何國舅入宮,殺掉你滅絕後患,然後冊立皇子劉協為帝。漢靈帝死了,這對何進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靈帝活著,何進帶兵入宮,那就是造反,現在死了,那就可太好了,沒有皇帝了,他何進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搞事了。

更妙的是,宦官派人宣他入宮,本來是要刺殺何進,現在反而給了何進入宮的理由。曹操這時候立刻獻策,今日之計,先應該正君位,然後在屠賊。曹操說的每一句話都在點子上,都是從大漢的整體利益出發的。可以說曹操是非常清醒的。

正是因為此,他說的每句話每個字都能立得住,何進是能聽得進去的。何進道,誰敢與我正軍討賊?這時有一人挺身出,新出場的這位英雄豪傑可牛大發了,他就是三國第一攪屎棍,吹牛不打草稿,隻管挖坑不管埋,東漢王朝的掘墓人,四世三公名門之後的袁大公子。袁紹,袁本初是也,現為司隸校尉。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的典軍校尉和袁紹的司隸校尉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