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溫酒斬華雄,立了一大功,為何卻被袁術趕出帳外呢?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劉備因為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袁紹賞了他一把椅子,往大了說,劉備也算是一陣諸侯了。雖然他目前還是一個縣長,關羽、張飛還插手往身後一站,深吸一口氣。就是這個味。
就在此時,來活了,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在聯軍門前,用長杆挑著孫堅的頭巾,來大罵挑釁,孫堅的頭巾還成了華雄的戰利品。
來瞧瞧、來看看,誰家女人的紅頭巾丟了,袁紹一看,這不就是打我的屁股,孫堅的臉嗎?問道: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小將願往,俞涉和鮑忠一樣,都是虛構的炮灰。但是他比鮑忠幸福,起碼他還有一句台詞,然後很快,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眾人大驚,太守韓馥道: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令出戰,然後潘鳳提刀上馬,一聲炮號殺出轅門。沒有片刻之功。小校慌忙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如果是三國殺老司機,“上將潘鳳”這個梗你一定知道,潘鳳拖個大斧出來,結果威風凜凜的被華雄斬了,這臉打的不要太痛。
但是大家注意,潘鳳和俞涉不一樣,潘舍是自己請戰的,潘鳳他是被韓馥點名的,領導讓你上,你說上還是不上,反正潘鳳是無法擺脫必死的命運的。上是死,不上違抗軍令也是死,一連死了二將,眾皆失色。
袁紹這時候不忘吹個牛: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醜沒有到!他們隻要一人在此,何懼華雄!這就是典型的廢話,你沒有就別提,再說了,你是來幹什麼的,是來打董卓的,這麼關鍵的時刻,你居然說你的上將沒帶來!這充分說明袁紹根本沒有真心來討董卓。那麼顏良文醜在哪呢?袁紹到底是怎麼安排的呢?
這裏咱們先挖個坑,袁紹的廢話,還沒說完,就被人給打斷了。接下一人大呼道:小將願往斬化雄頭,獻於帳下!大家應該猜到了,我們威武的關二爺請戰了。但是袁紹不知道,這位誰呀?公孫讚回答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袁紹就問:縣居何職啊。然後公孫讚一說,關羽是劉備的馬弓手,袁紹還沒表態,袁術第一個不幹了,什麼?小小的馬弓手也敢搶令迎敵!還不給我打出仗外,更待何時?袁術開口就罵,上來就拿身份說事,看到這裏,真想上去抽他丫的,能力和官職有什麼關係?
大家看袁家這兄弟倆的格局屬實不高,他們最後的結局到這裏已經可以預見了,但是也不難理解。因為袁術這個人比袁紹更在乎身份之別,而且他和袁紹雖然是一家人,但是矛盾很深。
這個咱們後文再細說。總之袁家兄弟很看不上關羽。
好在關二爺現在雖然是個攻守,但是人家長得好呀,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大腕的範。曹操就馬上出來阻止道: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
再說了,有人要拚命,這是好事,怎麼可以打消人家的積極性的?可是袁紹居然說,讓一小小馬弓手出戰,那還不得讓人華雄笑死?看到這裏不知道大家內心是什麼感受,反正曹操內心是崩潰了,這倆兄弟實在是太不上道了。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不得不說,曹操識人的能力,那真不是蓋的這一段故事,讓我不禁想起了蘇軾和佛印的故事。
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一天,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呀?佛爺說,我看你像一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爺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像什麼嗎?就佛像一攤牛糞,佛印聽後默然不語。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麵前炫耀這件事,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你心中有什麼,眼中就有什麼,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一坨事。
狗眼看人的不是人地了,而是看人的人有問題,說的就是袁家兄弟。麵對外界的質疑,關二爺的內心肯定非常不爽。冷冷的說道:關某如不勝,請斬吾頭。此話一出,袁紹根本沒法反駁,他無論如何也攔不住了,到底還是曹操會來事,讓人溫酒一杯,與關羽飲了上馬,曹操的舉動,還是很讓人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