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東猛虎孫堅為何最終死在一個無名小卒(2 / 2)

那麼孫堅知道嗎?他一定知道,但是他太想勝利了,人生苦短,他都快四十了,有生之年要一統天下,時間太短,任務太重了,必須得抓緊呀。

忽一日,狂風大作,把中軍帥字旗杆給吹折了。韓當就勸孫堅說:此非吉兆,咱們還是暫時班師吧。小說中,旗子被吹折,一直都是老天給的某種最常見的警示信號。晁蓋攻打曾頭市前,旗杆也被風吹斷了,要麼就是要死人,要麼就是有敵軍劫營,相當的神奇。

孫堅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馬上就要贏了,你讓我撤軍,我不就白來了。其次,你這是封建迷信,可要不得,你的思想很危險。當然要說孫堅不信,那也是假的。他馬上就讓人加緊攻城。

這一邊,蒯良對劉表說:我夜觀天象,建議將星欲墜,你說巧不巧?這顆星就在孫堅那一邊,主攻可速速致書袁紹,求其相助。到目前為止,足智多謀的謀士,李儒算一個,這個蒯良可以夜觀天象了,更有了一些諸葛亮的味道。

從這裏開始,三國演義中的謀士開始升級了,後麵的謀士也開始越來越多了。劉表一聽,真是天助我也,立刻寫信,可是信寫好了,誰去送呢?這要突破孫堅的層層包圍,難度指數九星,危險指數十星,黃祖和蔡瑁閉著眼睛思考人生,唯有健將呂公,應生願往。

出發之前,蒯良囑咐呂公:你帶五百善射的人衝出去,直奔峴山。孫堅肯定帶兵來追,你派一百人上山,準備石頭,再派一百弓弩手,埋伏在樹林中。如果有追兵,就將追兵引到埋伏區,隻管放箭扔石頭。如果取勝,就放信號,城中便有人殺出接應你。如果沒有追兵,就快馬加鞭,趕程去搬救兵。

黃昏時分,孫堅聽到喊聲,親自帶領三十餘騎,出營來看,聽說有一標人馬衝向峴山,孫堅是真的猛,也不通知任何人,自己帶著三十人就敢追,更牛的是,孫堅馬快,跑著跑著,就他哥們一個在前頭了。

孫堅作為全軍統帥的軍司令,卻幹出了“單馬行峴山”的李雲龍行為,讓人歎息意外的背後,他的行為和結局,似乎又透露著必然,眼瞅著要追上,孫堅高喊:休走,呂公回馬來戰孫堅,隻一合便走。孫堅就在後麵追,山路曲折,很快就不見蹤影。

孫堅剛想上山尋找,忽然一聲鑼響,山上石子亂下,林終亂箭齊發。孫堅連人帶馬被萬箭穿心,身體被石頭砸的稀巴爛,腦漿迸流,慘不忍睹。孫堅死的時候,才三十七歲,大家還記得孫堅的誓言嗎?孫堅曾經兩次發誓:我沒有藏匿玉璽。如果藏匿,叫我死在刀箭之下,沒想到誓言應驗的這麼快,可見毒誓真的不能亂發。

縱觀孫堅的一生,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果敢勇猛。他一生到處征戰,一路殺到底,而且他是真的打仗衝在一線,夠潑命。可惜最終也是死於自己的勇猛,孫堅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太過浮躁,近乎狂妄的自信害了他。他確實有本事,但是也太高估了自己的能耐。孫猛虎就這樣早早的離開了這波瀾壯闊的漢末舞台。

他雖然離開了曆史舞台,不過他的這份驍勇遺傳給了他的長子孫策,除了遺傳了這份武勇基因外,還有相同的性格與宿命。再說呂公放棄連環炮,城內黃祖、蒯越、蔡瑁分別引兵出來接應,兩軍混戰中,黃蓋活捉了黃祖,程普刺死了呂公。呂公剛殺了孫堅,沒等到立功授獎就掛了。如果他活著肯定會在後麵的曆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隻能說運氣他有了,可是實力他還是不夠。

戰完,孫策回到漢水,才知道父親被亂箭射死。而孫堅的屍首已經被劉表士兵抬進了襄陽城。孫策放聲大哭,眾軍俱號泣。

不得不說,孫堅還是很得軍心的,這樣一個衝鋒陷陣的領導,誰不喜歡呢?孫堅沒了,下一步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