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為什麼賈詡沒有及時阻止李傕和郭汜的內訌(1 / 2)

為什麼足智多謀的賈詡沒有及時阻止李傕和郭汜集團的內訌,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李傕和郭汜二人,一方挾持皇帝,一方挾持公卿,上演了一場慘烈的肉票爭奪戰,牽連而死的百姓數以萬計。

那麼高級謀士賈詡在幹嘛呢?其實,賈詡在親眼目睹李傕、郭汜禍亂朝政後,早就心生嫌惡,千方百計想恢複皇權,這也導致李傕、郭汜等人對賈詡有防備。

所以賈詡的建議他們根本不聽,侍中楊琦密奏漢獻帝就說了:我看這個賈詡,雖然是李傕的人,但是還沒有忘記皇帝,陛下應該與他謀之,於是漢獻帝召見賈詡:就一把鼻涕一把淚,向賈詡求救,賈詡拜伏於地道:這是我賈詡一生的理想,陛下您既然提出來,這事我包了,漢獻帝一聽,眼淚也沒了,朕和大漢就全靠你了。那麼賈詡是怎麼做的呢?

因為李傕之軍大半都是西涼人士,還有羌兵幫助。於是黃甫嵩的兒子黃甫酈四處揚言對西涼人說:李傕謀反,你們都是賊黨,後患不淺。西梁人聽了之後,軍心渙散,然後賈詡又秘密的去做羌人的動員工作。

天子知道你們忠義,久戰勞苦,叫我給你們密詔,趕緊回去,回去之後就有重賞。這個羌人為李傕打了那麼久的仗,也沒得到什麼好處。於是就聽了賈詡的話,真帶兵回去了,賈詡隻憑幾句話,就改變了當時的局勢。

賈詡這個人擅出奇策,善於洞悉人性的弱點,真正的兵者詭道,用現在的話說,把運營玩出了藝術。緊接著,賈詡又密奏漢獻帝,李傕貪而無謀,現在兵心散盡,可以用大官誘之,於是,漢獻帝就下詔,封李傕為大打司馬。

其實三國演義這地方稍微有點問題。前麵講了,李傕已經是大司馬,怎麼現在還在封大司馬,難不成以前都是虛授?現在是實授?但不管怎麼說,李傕現在很開心,我為什麼這麼走運?

李傕這人很迷信,他認為這都是女巫將神祈禱的原因,於是重賞女巫,卻不賞軍將,騎都尉楊奉大怒,就對軍吏宋果吐槽:我等出生入死啊,功勞,還不如個女巫的,楊奉是什麼人呢?

她其實是黃巾起義的將領。黃巾起義失敗之後,他和其他黃巾餘部,搞了一個白波軍繼續造反,後來才追隨李傕效力。

宋果點頭同意,何不殺此賊,以救天子?楊奉表示讚成,你在中軍放火為號,我當引兵外應,二人約定二更時分舉事,不料其事不密,有人密報李傕,然後李傕立刻命人擒殺宋果,楊奉引兵在外等著,老不見消息。

這個時候,李傕引兵來戰楊奉,混戰到四更天,楊奉不是對手,引軍投西安去了。李傕經過這場混戰,和連日來被賈詡挖牆角,更兼郭汜常來攻打,死傷者甚多,自此軍勢也衰微不振,這個時候又來了一支人馬,誰呀?

張濟統領大軍,自陝西來到,欲與二公解和,聲言如不從者,引兵擊之,李傕、郭汜隻得休戰,這就是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張濟一直苟著呢,他們倆開撕了,那我的機會就來了。他提出邀請皇帝移駕弘農郡,前往自己的地盤。弘農剛好在東都洛陽的方向,能回去,漢獻帝很高興。

漢獻帝當然知道張濟有私心,可在李傕手中,已經受了這麼久的罪,在張濟的手下再慘估計也就是餓肚子,畢竟他還要仰仗自己皇帝的旗號,不敢多為難自己。

李傕也好。郭汜也好,當然知道張濟耍的什麼把戲,一旦漢獻帝前往弘農,李傕和郭汜就將淪落為叛賊,天下諸侯必群起攻之,獻帝車駕來到華陰縣。郭汜派兵攔截,想要把漢獻帝劫往郿塢,漢獻帝哭著說:方離狼窩,又逢虎口,這如何是好?

而就在此時此刻,救星來了,楊奉引軍千餘殺來,楊奉說是去西安,其實她沒去,她就在這附近一直逛蕩,這次讓他抓住機會了。

當下列開陣勢,郭汜讓部將崔勇出馬。崔勇在史上沒這個人,就是個炮灰,果然隻一回合,就被楊奉部下一員大將斬於馬下,怎一個英雄了得,楊奉逮著機會反擊,打得郭汜退兵二十餘裏。楊奉收軍來見天子,漢獻帝心裏很高興了,你救了朕,功勞大大的,楊奉拜謝。

隨後,漢獻帝又問,剛才斬將者何人,怎麼這麼生猛啊?楊奉就把這位大將引到了漢獻帝麵前,就介紹了,此人河東楊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漢獻帝趕緊上前誇讚,畢竟現在他手底下,就這一個能打的猛人了,得拉攏他保駕護航。

此後,楊奉護送車架到華陰駐蹕,漢獻帝終於能喘口氣了。郭汜這邊雖然敗了,但他是個特別執著的人,次日他又引兵來廝殺。徐晃當先出馬,但是郭汜人多,大軍八麵圍來,將天子,楊奉困在中心,正在危急之中。東南上喊聲大震,一將引軍縱馬殺來,郭汜大敗。這位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