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周瑜怎麼會出現在舒城,剛好碰見孫策呢?(1 / 2)

美男子周瑜上線了,周瑜怎麼會出現在舒城,剛好碰見孫策呢?

原來孫堅討董卓之時,孫策曾經搬家到舒城,周瑜和孫策是同歲,兩人是同年生的,交情甚密,結為昆仲。什麼叫昆仲啊?他倆也是結拜兄弟。孫策長周瑜兩個月,周瑜把孫策當成哥哥,周瑜的叔叔周尚,是丹陽太守。

周瑜今天去省親,因此與孫策相遇,孫策大喜,訴義衷情,孫策的老舅吳景也是丹陽太守,怎麼周瑜的叔叔也是丹陽太守呢。顯然,吳景不幹了,讓給周上了唄,而且周家是名門大戶,比如周瑜的祖父周景,唐叔周忠,都當過漢朝的太尉之職。他的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一家子都是名門大族。

在正史上,也不是周瑜來投奔的,是孫策給人家周瑜寫信了,老弟咱倆一起創業吧,就這麼,周孫聯盟正式開啟,然後又讓周瑜與朱治、呂範等相見。

周瑜對孫策說,你要想成就大事,知道江東有二張了,二張是誰呢?一人是彭城張昭,一人是廣陵張紘,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你還不趕緊去請他們給你當謀士。

孫策大喜,就派人帶著禮物去招聘,但是二人都拒絕了,書中暗表,這倆人可是人才,而且非常有脾氣。你讓我們來,我們就來,多沒麵子啊。

咱們先說張昭,字子布,好多人都看上這個人了。之前徐州刺史陶謙推薦他當茂才,張昭不幹,陶謙就生氣的說,你小子是不是看不起我,就把他給監禁了。後來被好友趙昱救出。此後中原動亂,張昭就隨其他難民逃到江南。直到現在。張弘也是個人才,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都征召他,他也不去,到江東避難。

這裏有個有關地理的概念,曹操所在的中原地區,本就是華夏發源地,政治經濟中心,故稱中原,川蜀之地位於中原的西方,因此稱為西蜀,這並不難理解,但吳國明明位於南方,為何叫江東,江東的江說的就是長江,而長江在現在蕪湖至南京這一段是向東北方向斜流,以長江為界,江的北岸也相當於西側,南岸相當於東側。從秦漢以後,人們就習慣把自此以下的南岸地區稱為江東了。一般來說,江東指的是蘇南、浙江、皖南、上海一帶,古人又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故江東也被稱之為江左,江西被稱稱之為江右。

弄清了這個地理問題,咱們再來看,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江東避難,說明這裏一直都是比較安定的。戰亂比較少,遠離政治核心。這就為後來孫策建功立業奠定了基礎,為什麼呢?

因為這裏有的的人才啊,這麼多人逃到這裏,就想過著安定的生活,他們對大漢沒有什麼感情,誰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他們就輔佐誰,孫策這是發現了一個人才市場呀,人才不來怎麼辦呢?

那老板就親自去請呀,真正想幹大事人,就得有這樣的胸襟,這不,孫策就親自到他們家中去請,結果聊得非常投機。這二位也非常喜歡孫策,年輕人有才華,關鍵是看得起有我們,我們跟你幹了。

然後孫策馬上拜張昭為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一同商議攻擊劉繇,這個官職,咱們就不說了,反正很重要就對了。

那麼這個劉繇是什麼來曆呢?他是東萊牟平人,也是漢室宗親,是太尉劉寵的侄子。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以前為揚州刺史,屯於壽春,被袁術趕過江屯,來到了曲阿,聽說孫策的兵來了,趕緊召集將領,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部將張英就開始逞能了。

我領一軍屯於牛豬,隻要我在那裏,誰都打不過來。但是張英的話還沒說完,帳下就有一人高叫了,我願為前部先鋒,這位是誰呀?

大家都很熟悉了,東萊太史慈,他自解了北海孔融之圍後,便來投奔劉繇。劉繇留在帳下。現在劉繇有難,太史慈主動請纓,太史慈的能力,咱們是知道的,絕對的一員猛將,但是劉繇卻不同意,你年紀尚輕,不可以當大將,在我左右聽聽就好了。

太史慈不喜而退。顯然太史慈在劉繇這裏沒有得到重用。所以在此後和劉繇征伐的過程中,孫策俘虜招降了太史慈。

劉繇兵大敗,人馬大半降策,孫策的兵力又進一步強盛了。斬首幾萬餘。劉繇去投奔劉表了,於是孫策聚數萬之眾,下江東,安民恤眾,這一下來投降人就更多了,實力更加壯大。

江東之民,皆稱呼孫策為孫郎。孫策最後達到什麼影響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