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官渡之戰,袁紹建望敵樓,曹操造霹靂車,誰更勝一籌(1 / 2)

官渡之戰正麵交鋒,袁紹建望敵樓,曹操就造霹靂車,誰更勝一籌呢?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孫權在魯肅的參謀下,確定了結盟曹操斷絕袁紹的戰略,這就讓袁紹非常的不爽。

他當年找張繡結盟抗曹,結果張繡跳反投入曹操懷抱,現在找江東孫家結盟,因為孫家臨時換了話事人,導致袁紹再次被晾在一邊,是個人都不把袁紹當回事,那他必須要發飆給自己找回麵子。

於是,袁紹起大軍七十萬,征伐許昌,先統一北方,在勢如破竹的平定江南,袁紹大軍一路望官渡進發,夏侯惇趕緊發書告急,老大你快點增援我呀,來晚了我另一隻眼都保不住了。

曹操也不敢馬虎大意,但他隻起軍七萬,留荀彧守許都,就前往迎敵了。曹操是不是太不給麵子了?人家袁紹發兵七十萬,他就發兵七萬,他是想一挑十嗎?當然不是曹操看不起袁紹,而是曹操實在沒有多少兵力可派。

這邊袁紹大軍剛出發,謀士田豐就在獄中上書勸諫了:老大呀,現在出兵不是好機會,咱們應該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逢紀現在正得勢呢,他能讓田豐的話說動袁紹嗎?

不能夠啊,權勢鬥爭向來都是隻戰隊不講理的,所以哪怕田豐說的是至理名言,逢紀也得為了反對而反對,不能再讓田豐死灰複燃。

所以他給袁紹打氣說:主公興仁義之師,本來是要打勝仗的,你看田豐這小子說,這樣的不祥之語,這不是詛咒您打敗仗嗎?

這一番挑唆下來,袁紹生氣的要砍了田豐,幸好眾官求情才作罷,袁紹當眾立了flag,等我打了勝仗,回頭再殺你小子,我要讓你活著看到我幹掉曹操的那一天。然後袁紹催軍進發,行至陽武,下定寨棚。

謀士沮授提建議了:咱們兵馬雖多,但整體不如曹軍勇猛善戰,好在曹操後勤補給和糧草不如咱們充盈,他肯定想速戰速決。咱們有的是餘糧,就跟他打消耗戰。如果能常年累月的對峙下去,曹軍一定會被咱們拖垮,到時候咱們不戰自勝。

天地良心,沮授對兩軍戰略的分析堪稱無敵,隻要袁紹願意按這個戰略構思去擺布,那誰統一北方還真不好說。

但袁紹不聽呢?他覺得不管怎麼說,七十萬對七萬,優勢在我袁紹,要速戰速決的應該是我,我怎麼可能堅守不出打消耗戰?你沮授到底跟誰混呢?你說這話不是怠慢軍心嗎?等我主動出擊打勝仗回來,你沮授也得被我哢嚓了。於是袁紹吩咐左右:將沮授鎖禁軍中,待我破曹之後,與田豐一體治罪!

現在雙方還沒有正式開戰,袁紹已經把自己的謀士給清算的差不多了。這操作就是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複返,把沮授鎖拿之後,袁紹下令:將大軍七十萬,東西南北周圍安營,軍營綿延長達九十裏,軍勢極為壯大。

曹軍新到,聽說袁軍的陣勢後都很害怕。曹操叫來手下一眾謀士商議,看看眼下這個敵強我弱的情況怎麼打。

荀攸就分析了:袁紹兵馬雖多,但是不足為懼,咱們都是精銳之士,一個吊打他們十個,所以這場仗咱們不會輸,這是戰略上藐視敵人,給自己的團隊成員加油打氣,但是咱們後勤不行,需要用精銳士兵速戰速決,如果被持久戰拖累的話,糧草不濟,咱們就會崩盤。這是戰術上的具體操作。

知道自己優勢和劣勢在哪?戰術布置上要重視對手,曹操采納了建議,於是傳令軍將開始擂鼓進攻。袁紹一看你還敢來送死呢?於是,親自帶領大軍兩邊排成陣勢,與曹軍交鋒。

這裏咱們要說一下,除了顏良和文醜這兩員猛將外,袁紹部下的張郃、高覽等人也算得上是猛將。

老規矩,雙方廝殺之前一定要打嘴炮,曹操用鞭子指袁紹說,老弟啊,我當年在天子之前,保舉你為大將軍,你為啥要謀反呢?

曹操上來就給自己整了個出師有名,給袁紹扣了個造反的大帽子。袁紹見招拆招,你說我謀反,老子就是替天行道,你托名漢相,實為漢賊!罪惡滔天,比董卓還不是人,怎麼還敢說我造反?我當年討伐董卓是正義的,我今天討伐你依然是正義的!

曹操說:你放屁,我是奉皇命來打仗的。你呢?袁紹說:這不是巧了嗎?你有漢獻帝的聖旨,我也有漢獻帝的聖旨,隻不過你的聖旨是母的,我的聖旨是公的,母的見了公的,就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