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小差”研究中國青銅器
希拉克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這同他的啟蒙老師有很大關係。這位白發蒼蒼的俄羅斯家庭教師懂得十幾國語言,酷愛東方文2006年10月25日,法國總統希拉克抵京訪華。化,經常帶著才十幾歲的小希拉克到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參觀,那裏陳列著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文物。老師的講解和眼前各種神奇的藝術品,使希拉克心馳神往。他乘著想象的翅膀飛到了中國,飛到了日本,飛回了久遠的年代。他思考著為什麼銅器是青灰色,考古學家怎麼測定這是哪個年代的器物?他越看越想了解這些文物後麵的故事。
希拉克上中學時,家搬到了吉美博物館附近。這給他去博物館提供了方便。一放學,他就背著書包到那裏去,站在各種文物前左看右看。博物館的管理員看這位男孩如此著迷,常常熱心地走過來解答孩子的問題。希拉克尤其喜歡中國的青銅器。青銅器上的圖像各異,它們都代表什麼?希拉克想弄明白。吉美博物館成了他最愛去的地方,有時為了去博物館參觀,還曠過課。青銅器成了他的終身愛好。
希拉克在年輕時就從政,而且十分投入。不管是在財政部當一名官員,還是後來成為巴黎市長,甚至在1995年當選為法國總統後,他對青銅器的熱情絲毫未減。一位大國的總統,日理萬機,怎麼會有時間去研究青銅器呢?有一次我向希拉克夫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她告訴我,希拉克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每晚睡覺前必定要讀關於中國考古的雜誌。
1999年希拉克參觀編鍾
其實,何止是睡覺前讀呢!2002年7月,希拉克出席北約首腦會議,大概因有的發言內容比較重複,他索性從公文包裏拿出一本書讀起來。會議廳樓上的記者廂裏,一位法國記者發現總統在“開小差”,眼疾手快,立即用長鏡頭拍下,在法國報紙上登了出來,標題是“總統忙裏偷閑,研究中國青銅器”。照片上的希拉克低著頭,全神貫注地在看一本書。
類似的“開小差”事件時有發生。他的顧問曾告訴我,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希拉克趴在桌上邊聽發言,邊認真地在一張紙上寫著。顧問以為總統在記發言要點。沒料到,過了一會兒,希拉克轉過身來,遞給他一張紙,說:“請幫我核對一下。”顧問一看,大吃一驚,總統哪是在記筆記,他默寫下了全部中國朝代紀年表!顧問自知才學疏淺,無法核對,便一個電話打到巴黎,找到研究中國曆史的專家,一個朝代、一個朝代地核對,居然全部正確,希拉克得了滿分!
義務講解員
希拉克對青銅器的知識達到了專業水平。他參觀中國出土文物展時,基本上不需要講解。他與有關中國專家的關係,像同行似朋友,一邊看,一邊交換心得。對於陪他前往參觀的人,包括他的夫人,他都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講解,而真正的講解員卻“失業”了。
上海博物館前館長馬承源是青銅器專家,與希拉克交上了朋友。1997年希拉克參觀上海博物館,原定參觀一小時,結果他逗留了一個半小時。法國禮賓司長不斷提醒他,該去機場了。但他還是興致勃勃地與馬館長討論青銅器問題。法國總統的專機在機場多等了半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