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宣宮帷幄(1 / 2)

廣袤江山的幾處戰場,都已在這段時日有如巧合般、不約而同的息兵止戰。

淵南,與炎軍議和後終於得以從北線抽身的郤泰,及時將重兵屯駐在了以泠川關為核心的淵、啟交界一帶。

加固了防守,使啟國元帥榑浩瀾觀望許久,最終也沒有出兵進攻淵國。兩國便暫且將這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維持了下去。

宣東南,由於啟軍的撤走大大減輕了宣軍的壓力,加之江國朝堂正被鉉影閣勢力控製,致使此地戰場仍處在最膠著的拉鋸、甚至是消耗中。

開戰將近兩個月,戰線仍無明顯變化,兩國國力卻是大大削弱。

另一邊的宣西南,率有二十餘名墨者及十幾萬軍民的屈杉在經曆一次“被屠城”的敗仗後,再度遁逃回了山中,銷聲匿跡。

而該部未軍也在趕跑屈杉後,有大司馬常辛空降軍中接替指揮,又有其族侄大庶長安邴也率五百劍修從寅南就近前來會師。雙方合兵一處,繼續起了以“遷入百姓”方式的對宣西平原三十城的侵占。

寅南,蘇閏沒有繼續貪圖墨家,在收殮了寅王遺體後,便以最快急行軍速度率全軍北上,趕回寅都。

而終於等回了修豫離重新做巨子的墨家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在打掃山中戰場時,收拾了寅軍沒來得及帶走而留下的一些裝備與器具,本該被劫卻反倒劫了他們一手。隨後,便很快發信天下,更為積極的攫取情報、預備著做出更精準與更有利的安排。

宣北,常丙親率的玉婁城主力也北進迅速,幾乎已完全將宣西三十城占據,逼近到了泛起白霧的商澤大湖附近…

而再往北的炎國境內,則是戰事已平。

申正則與炎軍議和,從櫟縣撤軍、向汕水關進發,薑夷錄跟隨申正則進入了軍中作為人質。

蒼禹的身份與鉉影閣的存在,則自此起被正式公之於天下了。

……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

宣都大淄,永澤宮的闡昌殿上。

大殿深處、長廳盡頭的高座上,頭戴九旒王冠、身披深青長氅、須發黑白相間的宣王楊呈是盤膝靜坐。

麵前的條案上,淩亂堆滿了許多竹簡書帛。

除了對各方國情的奏報外,還散落著些兵家典籍,是開戰以來他一直有在研究的,當中甚至還有仲梅夫的早年作品,不過自然與屈杉手上那冊《仲子兵法》是無法相提並論。

這一時節,武將們幾乎已全部離開了大淄城,這天又沒有大朝,文官們便也都不在宮中。

殿上僅寥寥幾名太監與侍女而已,是一陣異乎尋常的空蕩與僻靜。

此刻,乃是下午申時。

隻聽得殿外,終於是有人一路步上長階,來到了大殿正廳門前,停下了腳步。來人大手一擺,躬身作揖。

“民女問歌,拜見我王!”

楊呈應聲抬頭,隻見百步之外的宮門橫檻前,站著是個七尺來高、身材纖細,一身華貴絲織長裙,長發紮簪,背負一麵琵琶的年輕貌美女子。

盡管是如此稱呼,但楊呈認得,這位便是自己那位有一身琵琶音波功本事、時常在屏風後保護自己的妹妹——

楊問歌!

雖是同一父王所出,可一個是早年的長子,一個是暮年的幼女,導致兄妹二人竟有了三十二歲的誇張年紀差。

再加上楊問歌出生後,更不知上代宣王是老邁昏聵、還是臨時起意、還是有所寄托,居然向全天下隱瞞了她的身世與存在,派人找到宣國境內的隱世修仙門派、將她送去寄養,學習這詭譎怪異的音波功…

接著,隻到她兩歲時,宣王便撒手人寰。

時乃太子的楊呈在嗣位時才從臨終的父王處得知了自己這個妹妹的存在,起初是將信將疑,但親自前往探視過後,還是不得不確信。

並且為了穩固自己剛剛繼承的王位,楊呈便也沒有將她接回宮中,而是讓她留在了那裏繼續修行。

直至學成出山後,楊問歌才返回大淄,並始終以歌女身份獨自居住在城中,負責保護著王兄的安危…直至今日。

除了保護外,有時的她也為王兄出謀劃策,譬如年初破壞炎、江聯姻,綁架薑元夕的計劃,便是由她提出、策劃與主導施行。

薑元夕與銀鈴被囚禁與折磨的地方,也正是宣北一處距她門派不遠的空院。

雖言如此,可楊郜被鉉影閣殺時,她又未能保護。

明明見到了範遠,卻又隻能眼睜睜地放他逃離大淄,從此隻出現在通緝令上,再沒有傳出過消息。

這些出身與經曆,無一不導致了楊問歌如今與自己的親族宗室們有著極大的割裂與隔離,甚至包括知道自己身份的王兄在內。雖皆知盡是骨肉親人,但卻隻能與幾乎所有人刻意回避…

即便有所接觸,也必須保持陌生。

做到了比“斧執事”更過分的程度,卻並沒有達成與之相對應的效果,由此看,不禁更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