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苦惱(1 / 2)

仲圖見慧育說出他的過去,不由得臉色微微一紅,說:“弟子不才,承蒙大師記掛。不過這些都是雕蟲小技,難得少林各位大師看重,實在慚愧。”

慧育說:“非也,我剛才教弟子的這套臨界劍法,包括上旋、下旋、還有左旋、右旋,正是我的師兄僧稠掌門,在上次國劍比賽當中看到你曾經施展過,覺得十分新奇,便按照你所演示的套路,自行搭配的內功運氣方法,並起的名字,也不知道對錯與否。可惜我們少林弟子資質愚鈍,不得施展出來。俗話說,解鈴還需係鈴人,如今你這位原創大駕來臨,還請您看看我們配的劍譜功法是否正確,還有能否給我的弟子演示出來?”說罷拿出來臨界劍譜。

仲圖連忙施禮:“不敢不敢,大師不必客氣,待弟子一觀。”他接過劍譜微微看了幾眼,說道:“不愧是蔥嶺以東禪學之最的僧稠大師,所配的運功行氣經絡穴位分毫不差,弟子佩服。其實慧育大師您可能早就知道,這套劍法,沒有什麼實用價值,隻是劍士比武表演用的,等到了四重功力以上,這些就是擺設了。當初我也是心血來潮,因為功力低微,還想達到四重功力的能力,就自創了幾路劍法,由我老恩師配的運氣經脈圖,完全是我與那些俠客用來對決玩的,後來沒想到應用到劍士比武,結果另天下盡知,紛紛猜解。剛才我看,僧稠大師的名字起的也好,我原來起的名字是推劍、拉劍、繞劍幾式,大師改的上旋劍、下旋劍、側旋劍更好聽。我看就留著這個名字好了,以便我們各門各派都傳承下去,以後會演變成各具特色的武功心法。”說著把秘籍又還給慧育,然後左右看了看,大家都不支聲看著他。

楞了一下,仲圖突然想起來,關鍵是大家都等著他演示呢,於是他微微一笑說:“是不是讓我演示一下最難的下旋劍法?好吧,我就來試試,大雲你把仲祥他們喊來一起看。”大雲點頭拉著蕭月離開,仲圖繼續說:“其實,我也好多年沒試過了,因為從上次劍賽之後,我很快就突破到四重,這些遊戲對我來說就沒有意義了。而且,這十年當中再也沒有看見有人想起過它,想來一是可能沒人關注它,二是即便關注,可能也因為需要極高的悟性,沒人能使用。不過今年劍士比武,好像悟性上佳的後起之秀比比皆是。是不是大家便想起來,過去還有這個劍法,便舊事重提呢?那好,我就獻醜,來演示一遍。”

仲圖看見孫雲等人回來,對孫雲說:“大雲,你來配合。”孫雲點頭,拿了一把劍,站在人群中。這時候,孫雲和蕭月幾乎把認識的人都喊來,圍成一大圈,圈中間是孫雲和仲圖。

仲圖說:“下邊,我給大家完整的演示一下這幾套劍法原始劍譜,我按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演繹,第一式上旋劍式,第二式側旋劍式,第三式下旋劍式。”說完,他拔出自己佩戴的班劍,然後用手點了自己的神闕、巨闕、懸樞、靈台幾處大穴,封印住四重以上的功力。隻見他運氣行功,班劍在他手中熠熠生輝,豁然而動。轉眼之間,從第一式,到第二式,再到第三式依次演出。尤其到了第三式,場中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但見仲圖的寶劍,猶如一直陀螺盤旋而升,蕩劍之後,徑直刺入孫雲的腹部的比賽服,而且寶劍一刺之後,並沒有停止,竟然往複震蕩三次,之後旋轉而退,仲圖飛身接回,場中一片掌聲,經久不息。

仲圖演示完畢臨界三式劍法,一下子成為眾位各地舉子和太學學生的偶像。這些人當中有崇拜他的身高的,的確仲圖身高有九尺,高人一頭,十分瀟灑。也有崇拜他天賦的,十五歲少年金劍,二十五歲五重高手,天下無雙。也有崇拜他容貌的,他濃眉虎目,麵目英俊,比較符合北方人特點。還有人崇拜他風雅的,他班劍綸巾,儒將風範。總之,萬千優點,都集中在他一人之身。如果細聽,人群之中有打聽他姓名的,有詢問他年齡的,有猜測他婚姻的,有誇他英俊的,有歎服他武功的,還有盲目崇拜的,亂七八糟,說什麼的都有。最有意思的,還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按師承東劍稱劍神,東俠稱劍聖,東魔稱劍魔,而他叫劍霸。

孫雲也跟著借光了。因為他經常給館內的各州舉子登記發劍,同時配合仲圖在場中表演,幾十隻甚至上百隻眼睛都認識了他,結果他一下子也成了名人。人人都知道他叫大雲,是那個天才劍霸的兄弟,還管理著太學劍館,是個助理,應該武功也不錯。館內館外,無論到哪,都有人口喊大雲好,和他打招呼,不知道他名姓的也點頭示意。尤其他若和仲圖在一起,一些小男生小女生,更是與仲圖打招呼的同時,不忘也跟他搭訕,好像跟他這個劍霸小跟班混熟了,就能得到劍霸偶像的青睞。仲圖好像司空見慣,應對自如。可是孫雲不行,眼睛一多看著他,他就不自然,心裏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