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的資本積累過程,也離不開他個人投資知識以及對投資對象的了解。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11歲就購買了平生第一隻股票,大學時又攻讀財務商業管理,後又拜讀於世界著名投資理論家傑明?格雷厄姆門下,使得巴菲特如虎添翼、如魚得水。他自知具有資本市場經營的才幹,1956年回鄉創辦“巴菲特有限公司”,一路高奏凱歌。他從1000美元起家,至1964年個人財富已達400萬美元,而掌管的公司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1994年已擁有230億美元的龐大金融投資集團。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他在股市中創造了永不破滅的神話,成為世界投資人仰慕的財富之神。巴菲特舉行的每年一度慈善午餐拍賣,在2009年被中國私募教父趙丹陽以211萬美元的高價拍得。餐敘後,趙丹陽曾用“無價之寶”來形容這次高價餐敘的收獲。趙丹陽認為,巴菲特來自成熟市場,經曆過多個經濟起伏周期的人,對問題的洞察力是一般人所無法比擬的。此足見巴菲特在投資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菲特投資成就的取得,除了自身的資本市場投資運作的傑出素質以外,靠的是他對資本市場的深刻透徹的了解。他每天早上8點半到辦公室,要讀《華爾街日報》、《紐約日報》、《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奧馬哈太陽報》,讀了5份報紙後,接下來研究有關公司的年報、季報和股東報告,還讀一些他擁有的公司行業的專業雜誌。他通過報刊報表捕捉世界經濟宏觀動向以及所關注的企業相關經營狀況、內在價值及未來前景,然後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例如,巴菲特1990年對吉列公司進行分析評估,現吉列公司1990年末,股東權益是2.75億美元,近三年股東權益的增長率是16%,而1991年,美國政府行的30年期債券到期收益率為8.65%,從而得出:“吉列公司和可口公司是世界上最好的兩個公司。它們的收入將會以更強勁的速度增長。”因而,果斷地對該公司增加投資,獲得巨大收益。巴菲特對任何公司投資,都是進行充分了解分析後才作出相應決策。正像其在投資經驗中談到,要想獲得股票投資的成功,不了解股票市場,就像打一場無把握的戰爭一樣,最終的結果隻會一敗塗地。巴菲特的股經與“知己知彼、見形而戰”的軍事思想不謀而合。因此,對於要投身股市的股民來說,要想在股市有所作為,在經濟上有所斬獲,就要先了解投資對象相關況。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花費點時間分析研究股票基本況,無疑對涉足股海的股民會大有裨益。
【,謝謝大家!】
《博弈兵法》僅代表作者李椒良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的立場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