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留有餘地(2 / 3)

“留有餘地”也成了各行各業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待人接物的共識。日本的鬆下幸之助以其善於管理企業,被全球商界奉為神,其待人接物善於給別人留有餘地,也為他所經營的企業的快速展留下了機遇。後騰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長,慕名投奔鬆下公司,擔任廠長。他本想在鬆下幸之助手下所有作為。不料,由於他的失誤,一場大火燒掉了他領導的工廠,給公司帶來了很大損失。後騰清一知道鬆下一向不會姑息部下過錯的,心想這下自己徹底完了,不但職位保不住了,可能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意想不到的是,鬆下對火災事故的報告隻簽了“好好幹吧”四個字,根本不提如何懲罰的事,這使後騰清一心懷內疚,對鬆下感激不盡,對鬆下更加忠心,工作更加賣力,後來他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遠遠大於被火燒的工廠。這可謂鬆下待人“留有餘地”的最成功之筆。

在經濟工作中,大至國家,小至一個企業,在製訂計劃時“留有餘地”,也是基本要求。因為計劃是根據現有的條件作出對未來的預測,進行資源再配置的活動,難免未來客觀況生變化,出現不可預見的因素,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故編製計劃時,也需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留有餘地”。被譽為“商界奇才”的牟其中,就是因為經營中沒有做到量力而行、“留有餘地”,遭受滅頂之災的。牟其中在1980年2月13日靠向親戚借的300元人民幣以及一張小飯桌,在四川省萬縣市注冊成立了“萬縣市江北貿易信托服務部”,成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成立的私營企業之一,這也為他進行商海實戰提供了試驗田。牟其中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以及對商業模式的透徹了解,利用當時銀行結算、彙兌等不同金融產品的時間差,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做成了一筆冰箱的買賣,掘得了第一桶金。這筆生意的成功,為南德集團貿易國際化積累了豐富經驗,也為南德集團的進一步展提供了啟動資金。在1989年,牟其中瞄準蘇聯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中蘇關係得到進一步改善的機遇,又以他對國內、蘇聯、東歐商業係統的調查研究現:此時蘇聯正處於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輕工業品極度缺乏,而中國卻因經濟過熱,存在著大量輕工業品過剩積壓。他還潛心研究現:中蘇兩國由於經濟展水平差距,蘇聯同西方打交道比同中國打交道要困難得多,共同的意識形態追求也使蘇聯更願意同中國合作,並且兩國都缺少硬通貨,中蘇雙方對於以貨易貨的交易方式比任何國家都有積極性。於是,他以其特有的商業敏感,抓住了這一特定曆史階段才有的機遇,於1989年10月,南德集團與蘇聯達成以貨易貨貿易協議,雙方商定:南德集團以國內企業積壓的罐頭食品換取蘇聯圖-154客機4架。南德集團又將換來的4架客機轉賣給西南航空公司。經過牟其中巧妙運作,蘇聯得到了急需的食品,又處置了存放的圖-154飛機;中國的輕工企業卻解決了過剩積壓的食品,西南航空公司得到了急需的客機。南德集團“飛機易貨”的一舉成功,使牟其中名利雙收,也令其增添了做事的勇氣與信心。不幸的是,牟其中此時頭腦開始熱,“沒有做不到的,隻有想不到”成了他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他認為自己必須不斷創造新的奇跡,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他曾經設想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口子讓暖濕空氣吹入青藏高原造福中華民族。他於1993年12月28日又把衛星搞上天付諸行動,由其與俄羅斯合作,成功地射了“航向1號”電視直播衛星。1994年開始,南德集團開始將主要精力集中於經營航向係列衛星。後來,“航向3號”衛星完工並準備射,企業急需向國外射機構支付巨額射費用。而恰在這時,國家實行整頓金融秩序、緊縮銀根的經濟政策。這對經營中片麵強調勇氣、信心,而全然不計後顧之憂、不“留有餘地”的南德集團來說成了滅頂之災。1996年8月,南德集團為了解決資金困難,被卷入“騙取信用證套彙”漩渦,牟其中第三次走進了熟悉又陌生的高牆之內。南德集團的成敗警示人們,在企業經營中凡事“留有餘地”,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清醒,才能順利展,長盛不衰,而滿打滿算,一旦遇到變故,後果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