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將計就計(2 / 3)

蔡瑁、張允被斬後,曹操冷靜下來轉念一想,大呼:“我中了周瑜的奸計了!”可是,晚了!周瑜巧妙利用蔣幹前來離間策反,“將計就計”故意製作蔡瑁、張允請降的假信,反而離間了曹操對蔡瑁、張允的信任,借曹操之手殺了蔡瑁、張允,達到了除掉曹營諳熟水戰頭領的戰略目的。

在現代戰爭中,“將計就計”也是軍事統帥常用的謀略。1947年5月,陳毅、粟裕指揮的15萬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與顧祝同率領的45萬精銳的國民黨軍隊,在孟良崮決戰。該役敵我雙方將領都絞盡了腦汁,反複上演了將計就計的謀略。在孟良崮戰役準備階段,顧祝同憑借武器精良,又有3倍於解放軍的兵力的優勢,采用鐵桶陣分進合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的兵力。國民黨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曾揚言:“要將陳毅、粟裕趕進海裏喂魚。”而陳粟大軍麵對顧祝同的謀略,則采取大範圍地穿插迂回,以調動敵人的部署,創造局部以多打少的謀略以反擊顧祝同的分進合圍的鐵桶陣。當時華野按常規兵法計劃先攻擊湯恩伯兵團的第七軍和整編第48師,打折湯恩伯兵團的右翅翼,以緩解華野正麵戰場的壓力,打亂敵人整個作戰計劃,扭轉戰場被動局麵。當時,華野2、7、8和1、4、9六個縱隊,分成數路,已開始對敵第7軍和整編48師形成合圍之勢,形成局部優勢兵力。但在5月11日晚上,粟裕接到報處長朱誠基破譯的國民黨軍隊的密電,得知湯恩伯兵團將采取“擒賊先擒王”的中央突破的戰略,欲合圍進攻華野指揮中心所在地——坦埠。粟裕敏銳地意識到,華野的處境非常險惡。粟裕重新審視戰役整體構想,決定打破兵家先打弱敵與側翼的兵法常理。采用敲山震虎、槍打出頭鳥的謀略。得知進攻華野指揮部的國民黨軍隊,其中一支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軍的張靈甫率領的74師,粟裕深知張靈甫強悍、驕橫的性格,估計他的部隊一定會衝在進攻坦埠的大部隊的前麵,形成四周無援的突出部,看起來74師最強悍,實際上又在短時間內成了孤軍。粟裕決心集中兵力,首先圍殲74師,以震懾國民黨其他部隊。

5月31日黃昏,華野第1、第8縱隊穿插楔入74師縱深,切斷了敵74師與其他大部隊的聯係,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74師師長張靈甫並非等閑之輩,他也洞悉粟裕的謀略,準備對粟裕包圍分割也施以“將計就計”謀略。但他過於自負,堅信隻要能堅守孟良崮兩天以上,10餘裏外的黃伯韜的整編25師和李天霞的整編83師以及100公裏內顧祝同會率領45萬大軍前來馳援,華野就會被5倍多的國民黨部隊反包圍導致全軍覆沒。粟裕對張靈甫的盤算也已料到,粟裕深知,孟良崮戰役獲勝則贏來全局轉機,失敗則會萬劫不複。他反複盤算,深知國民黨部隊派係林立,各部隊都有意保存實力,隻要我軍在3天攻下孟良崮殲滅74師,大功就會告成,決心背水一戰。戰事展完全按照粟裕所料,國民黨增援部隊各懷心計,行動遲緩,張靈甫堅守3天後,全軍被殲。華東野戰軍一舉開創了新局麵。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將計就計”之法,就是在競爭對手設下圈套時,因勢利導,趁勢反過來向競爭對手施計,以戰勝對手的策略。1906年3月,廣東南海的著名實業家簡照南、簡玉階兄弟倆,懷著實業救國的豪壯誌,籌集了10萬元,在香港東區羅素街租賃了一座舊倉庫,購買了一台小型電機、兩台切煙絲機、4台卷煙機等設備,注冊成立了廣東南洋煙草公司。開始生產“白鶴”牌卷煙。雖然南洋煙草公司日產卷煙僅30標準箱,但在華的外國煙草公司麵對競爭對手出現卻深感不安,決意趁著南洋煙草公司羽毛未豐,使用先法製人、以強製弱的策略,搞垮南洋煙草公司。外國的煙草公司借口南洋煙草公司的“白鶴”牌香煙與外煙的一種包裝顏色圖案相近為由,控告南洋煙草公司侵權,迫使南洋煙草公司放棄“白鶴”商標。簡氏兄弟培育的“白鶴”香煙剛在市場走俏,不料卻被外國煙草公司當頭一棒,隻得忍痛割愛,棄“白鶴”,再推“雙喜”、“飛馬”兩種新品牌,但最終仍因勢單力薄,未能抵抗住外國煙草公司圍追堵截。1908年5月,簡氏兄弟曆經25個月抗爭經營,終因資本虧蝕殆盡而將公司清產拍賣。簡氏兄弟麵對首次興辦煙廠失敗,並未氣餒。他們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認識到單槍匹馬、資金實力太小難以與實力強大的外國煙草公司在競爭中招架。1909年,他們又得叔父簡銘石的支持,並將公司改組成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外國煙草公司豈能讓“南洋”重新崛起,開始要以100萬元收買“南洋”,並威脅簡氏兄弟若不肯出售,將采取其他手段。簡氏兄弟考慮到,香港是在英國掌控之下,如一口回絕恐遭不測,決定對外國煙草公司施以軟硬兼施的策略,將計就計,避實擊虛,委托日本商人與之交涉,提出“南洋”可以轉讓,但非300萬元不賣。這個價格,英國那個大公司無法接受,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