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借屍還魂(1 / 3)

“借屍還魂”係三十六計攻戰計中的第十四計。實際上,對“借屍”一方來說是攻戰計,而對“還魂”一方來說,也可稱為敗戰計。該計原文為:“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其意為,凡有作為的,不求助於人,難人為我借用;凡是沒有作為的,要求助於人,因而為我所用。利用那些沒有用的或是沒有作為的力量,達到我不受別人支配、而我去支配幼稚的蒙昧者的目的。

該計解語原文:“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權於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其意為,曆史上改朝換代,又紛紛扶植亡國君主的後代,這固然屬於“借屍還魂”的計謀;而那些借兵給別人,或替別人進行攻戰或防禦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屬於這種計謀的運用。

“借屍還魂”的計謀,作為攻戰計時,是指進攻一方憑借己方強大的實力,而對力量較弱的一方,采取不費一刀一槍、隻利用對方臣服的辦法予以製伏的最佳形式。該計謀作為敗戰計使用時,指的是已經衰落失敗的一方借助另一種形式而出現。引申的意義,即是處於被動或失敗的局麵時,善於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扭轉危局,實現既定目的,也是“借屍還魂”計謀的具體運用。

“借屍還魂”還在元代嶽伯川所作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中演繹了一則神仙故事。在《元曲選?碧桃花》中“誰想有這一場奇怪的事,那徐碧桃已著她‘借屍還魂’去了”一句,活龍活現地勾勒了“借屍還魂”計謀的形象體現。曆史上許多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都曾成功地運用“借屍還魂”的計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在改朝換代的政治紛爭中,最會生使用“借屍還魂”的謀略扶植亡國君王後代,打起前朝的旗幟以號令天下,實現政治目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中國曆史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他實行苛刑峻法,焚書坑儒,**暴戾,奢靡荒淫,天下百姓無不怨聲載道。特別是秦國滅楚後,對楚人壓迫最深,以至他死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便爆了以楚人為主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開始高舉義旗的是陳勝、吳廣,繼而項梁、項羽兩叔侄積極響應。項梁、項羽叔侄殺了會稽郡守殷通,率領江東精兵8000人西渡長江,轉戰於江淮之間,屢戰屢勝,隊伍也不斷壯大。正在這時,陳勝起義軍被秦將章邯打敗。

項梁聽說後召集部屬商議應變之策,有的部屬借口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裔,慫恿項梁自立為楚王,而前來獻計的範增卻提出:“我本是一老朽,但聽聞上柱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所以前來獻上陋見。依我看,陳勝的失敗在於不是出身名門大族,聲望不高,又無大的才幹,卻據地稱王而不立楚國王室後裔為王,致楚地豪傑將士少有趨附,其敗必然。上柱國如能體察百姓,不忘辱楚之恥的深仇大恨,順應民心,扶植楚國後裔,楚地百姓出於對楚王的懷念,必會聞風而至,聚集於麾下,天下便一舉可定了。”項梁很高興地采納了範增的建議,便派人四處尋訪楚國王室的後裔。事有湊巧,正好尋訪到一個名叫熊心的牧童,查問起來,確實是90年前客死於秦國的楚懷王的孫子,遂將其迎入薜城,奉為楚懷王。定盱眙為國都。項梁自稱武信君。這“借屍還魂”之計增加了反秦鬥爭號召力,幫了項梁不少忙,楚項部迅速擴大到數十萬人。公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擊潰秦軍主力章邯部隊40多萬人,與劉邦一起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

在近代,日本帝國主義也曾施用“借屍還魂”之計,利用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我國東北策劃建立偽滿洲國,以圖對我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1931年9月22日,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少將根據關東軍司令官的意圖,在沈陽召開了高級將領會議,製定了《滿蒙問題解決方案》,確定“建立以宣統皇帝為元首,包括東北四省及蒙古區域,得到日本國支持的新政權。”這一方案很快獲得日本政府的批準。1931年11月11日,日本關東軍策劃了從天津日租界宮島街張園劫持溥儀到東北做滿洲國的皇帝。另一方麵,又加緊策動東北的漢奸建立地方政權。關東軍之所以看重被辛亥革命推翻的清朝末位皇帝溥儀,其實就是利用溥儀曾是皇帝的身份,挖掘這一政治僵屍的潛能,以實現“以華製華”的狡詐目的;而溥儀在1924年被馮玉祥驅逐出宮後也一直野心不死,從心底裏希望依靠日本的列強勢力實現他複辟清朝的皇帝夢。終於在日本軍國主義導演下,1932年2月16日,溥儀召開了“建國會議”,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宣布脫離國民政府,實行東北獨立。3月1日,偽滿洲國正式在長春宣布成立。日本政府表聲明正式予以承認“滿洲國”。1934年3月1日,在日本的策劃下,又將“滿洲國”改稱為“滿洲帝國”,由執政共和製變為君主立憲製,執政者溥儀也被改稱為皇帝。這就是日本侵略者與溥儀憑著“借屍還魂”計,讓溥儀演繹了一場皇帝夢;也使日本帝國主義通過豢養的傀儡政權,實現了對東北十多年殘酷的殖民統治。當然,曆史畢竟是公正的,盡管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借屍還魂”之計策劃建立了“滿洲國”的陰謀能夠得逞一時,但最後還是難逃失敗的厄運。隨著1945年8月日本的戰敗,溥儀成了蘇聯紅軍的俘虜。“滿洲國”也頃刻間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