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臉皮厚不是什麼大問題,那麼我們臉皮何不厚一些呢?這樣對於我們生活、工作、理想都有很大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適當的臉皮厚,會使為我們更快樂,更能交到朋友,更有利於工作,這根本就是優點而不是缺點。當然,厚的關鍵就是看:是否突破了原則,是否喪失了做人的標準。在原則以下,臉皮再厚也無妨。
抱怨的人適應能力差
很多抱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奇差無比,並且怨聲連連。對於他們來說,似乎隻有外部環境符合他的行為習慣才能讓他停止抱怨,他很難去迎合環境的特點,改變自己。更有很多人,雖然認識到這一點,但卻當作自己的長處,稱為執著、堅守。
如果說,對於真理和價值觀的堅持,能夠稱作執著和堅守的話,那麼,對於行為和思維習慣的固執堅持隻能稱之為“抱殘守缺”了。
沒有完美無缺的社會環境,更沒有完美無缺的職場環境。適者生存,在職場中,永遠是個真理。是否能適應職業環境,是否能在不同的環境中都保證自己能有發揮才能的機會,這直接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中是否成功。同樣,一個人在執業環境中適應能力的高低,也決定了他在這個環境中的位置。
對於一個有才能的職業人,他的職場環境,大致由工作事務本身、與單位上司的關係、與團隊下屬的關係、與平級同事的關係、與客戶(或外界社交範圍)的關係、與公司製度的適應程度這6個方麵構成。
善於適應環境並且有所發展的人會在任何環境下處理好這6方麵的關係,而適應能力差的人卻恰恰相反,其中不乏那些懷才不遇的人。
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老本行
每個人的工作內容不一樣,但無論是從事業務技術工作,還是從事管理型工作。如果你對某一職業有所了解,你會發現,哪怕是相同的職業,也會因單位不同而相差甚遠。
譬如,同樣是做護士,雖然在技術上是相同的,但有的人還是會因為跳槽去了別的醫院而不適應。這個時候,如果你說“我過去在醫院科室是上正常班,而新的環境是24小時輪休,我不適應”,那麼,你或者痛苦地繼續工作下去,或者選擇離開。
為何在新上司那裏失寵
在職場中,對每一個人的工作績效起到最直接作用的莫過於自己的上司了。大多數環節性的職位,說穿了無非是幫助上司完成他上司交給他的任務的人。於是,你工作成績的好壞,除了最客觀的數字成績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上司。如果你的上司覺得你有能力,他會給你發揮的機會。
可是,很多時候,抱怨懷才不遇的人會發現,當換了上司以後,他也立即失寵了。實際上,除了少數是因為上司本人的能力缺陷以外,很多時候是抱怨者自己的原因。
你在過去的環境中有能力,老上司知道,但新上司不知道。而你呢,對新上司的性格、處事方法、工作風格也不了解。聰明的人,在經曆短暫的失寵後,會盡力與新的上級進行磨合,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溝通好新上司的工作需求,從而開始新的良性合作。
麵對新下屬的窘境
大多數職業者,在垂直的管理工作中,都扮演著雙重的角色--既是下屬,也是上司。那麼前麵提到的在不同的環境中,難以和新上司打交道的問題,同樣出現在麵對新下屬的時候。
職場不是軍閥部隊,大多數人是不可能靠嫡係來支撐一輩子的。麵對一些陌生的工作人員,當他們眼巴巴地等著你的工作安排時,當他們用各種你不熟悉的工作方法去完成任務時,當你看到他們三五成群悄聲耳語時……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心理素質,恐怕你先會為這些問題傷透腦筋,你的能力和才華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不能與其他員工默契相處
在職場中,不能適應環境的人,遇到的麻煩首先來自同事。你可能是文員、教師、醫生、記者、護士,或者是管理人員,無論你做什麼,你都要學會在任何一個工作環境中,為自己創造和諧、良好的環境氛圍。
在與你同級別的同事當中,你有所接觸的人,可能有的與你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有的與你僅僅是工作上的銜接關係,你要學會恰如其分地與同事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