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輝生於1893年,十歲前讀千字文,以及四書、唐詩、易經、左傳等,15歲考入江西陸軍小學;18歲畢業於南京陸軍第四中學,並參加同盟會,192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他在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中嶄露頭角,北伐時期得以起家,任獨立第一師賴世璜部黨代表,該師旋擴編為第十四軍,仍任軍黨代表,並兼第一師師長。1928年,調任第五師師長,旋任淞滬警備司令。1930年,任江浙皖三省“剿匪”總指揮。次年,出任南昌行營參謀長,同年12月,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他的夫人顧竹筠,交際到了宋美齡的母親,被認幹女兒,與宋美齡情同姐妹。其後主持贛政十年,外派訪美軍事代表團團長,出任東北九省行轅主任,1947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位高職顯,權傾一時。
陳誠與兼任行營參謀長的熊式輝勢同水火。熊氏乃政學係的一員,連帶楊永泰也給陳誠下絆腳。
陳誠一直是政學係的敵人。蔣介石親臨撫州陳誠指揮部的時候,熊式輝陪同前往。蔣先生下車時,熊式輝立即上前攙扶,一麵挑撥說,辭修兄真不爭氣,叫年老的委員長東奔西跑,替他操勞。蔣先生頓時變色,怒斥說,不關你的事!你何必來,你回南昌去吧。熊式輝碰了硬釘子,回到南昌家裏,把一桌飯菜碗筷盡行踢翻打碎。(參見樊崧甫《龍頭將軍沉浮錄》,第三章)
熊式輝主政江西十年,政令就無法到達贛南。從專員到縣長,要不是當地的強梁劉甲第點了頭,休想待下去。
但是熊式輝打出蔣經國那一張牌,一石三鳥,總算劉甲第倒黴了。
劉甲第,他也是地方江湖的有力人士,但他和杜月笙是不同的。他在北大預科讀了一年,就回江西。他四十來歲,會些古文,寫得一手好字,有些上流社會的氣味。他也有一串姨太太。曹聚仁說,他的風度溫文爾雅,像極杜月笙,但比杜氏多一份古老的學問。他也很有四大皆空的虛無思想,他無端地就對曹聚仁說,曹先生,您不知道,一個人活過了四十二歲,骨頭都空了!
真是悲從中來,一切都付諸東流的味道。
熊式輝在日本陸大求學時,有福建籍留學生顧女士,風姿綽約,惹得不少留學生紛紛向她求愛。熊式輝亦係追求隊中的一員,他容貌俊朗,又係官費生,一切條件皆視其餘的文科學生優厚,乃獲得顧女士青睞。畢業歸國後,先在西北馮玉祥帳下任參謀,旋受命為察哈爾都統張之江的參謀長。1927年春間,熊氏致書李烈鈞,表示請纓無路的抑鬱心情。李即密電蔣介石,為熊說項。這年10月間熊式輝兼淞滬警備司令,他在警備部辦公桌的玻璃板下,親筆書寫蔣介石的革命語錄若幹條,蔣介石每至滬時,先迎至警備部憩息,均睹及熊所寫語錄。
馬五先生(雷嘯岑)《政學係與現代中國政局》以為,熊式輝素與楊永泰友善,乃是其起家的關鍵原因。從1934年楊氏任南昌行營擔任秘書長,熊氏兼任行營辦公廳主任後,兩人形同膠漆。“熊式輝本是個不學無術的軍人,但自命不凡好發怪論,他對政治上的人事問題,倡導用人必疑、疑人乃用主義,把一般從政人員皆視為不足信任的問題人物,荒誕不經,駭人聽聞。因而他在江西做了八年主席,毫無建樹可觀。熊式輝交卸駐美軍事代表團長任務回來,中央特設置‘行政設計委員會’,以熊為主委,網羅若幹專家學者,研討設計全國的行政製度改革方案,經過了幾年,隻搞出分裂東三省地區為九省的一套計劃,其他一無所有。抗戰結束伊始,熊得任東北行營主任,國府文官長吳鼎昌以政學係同道的關係,一夜之間擬訂東北行營組織規程而公布之,職權恢弘,有若國民政府然,但熊一籌莫展,終於铩羽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