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開啟幕僚生涯 (1)(1 / 2)

舒適存由賀國光、陳誠簽請送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二期,晉京參加考試,他以為必無考取之理。到了考場,國文試題是:“大同之說,出於禮運,國父祖述其說,然必先以三民主義建立民國,其故安在?”他的作文就由四書五經說到近代中國的國際地位,民權與民生觀念的如何落實,此外戰術與史地各科,均能對付,竟以第二名錄取,喜出望外,從此奠定了他服務軍旅的基礎。這是1934年的事。

抗戰軍興,舒適存被派充陸軍第二師參謀長,即往保定報到。第二師師長為鄭洞國,素未謀麵,其所以指名請調,係鄭洞國在廬山受訓時向陸大同學征求推薦之故。

隨後即在保定城北與日寇展開激戰,敵之裝甲列車接踵而至,外壕並不發生作用,經苦撐一晝夜,日寇進占西關車站。此時關麟征及所率第二十五師與守城部隊失去聯絡,鄭洞國等人正在南門城下,遲疑不決,時機緊迫,舒適存乃提出詢問:“反攻則無兵可用,如要殉城,就當入城死守,如果不願被俘,則惟有自殺,否則就該乘機自動撤退,以全實力。”於是部隊撤出保定城。

撤退後轉往河南唐河、安陽一帶,試圖與軍長關麟征會合。舒適存對抗戰前期戰略戰術的檢討:

“抗戰初期,前方將領對長期抗戰之最高決策,並不十分了解,往往以有限兵力占領廣大正麵,既不作持久抵抗適時撤退的打算,也不作孤注一擲的決戰,除奉行上級命令外,無所作為。在技術上也非常幼稚,陣地占領,總是高據山頂,機關槍不知用於斜射側射,故有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笑話,直到南嶽會議後才逐漸改進。”

台兒莊之役,他率部參戰。他注意到各部隊的措置,容易遭日軍各個擊破,立即建議要迅速占領運河南岸。但關麟征認為這與統帥部命令不合,頗感遲疑,他即建議一邊報告,一邊占領,為關氏采納。同時以無線電令第六旅與棗莊、臨城間之湯恩伯軍團聯絡,相機由津浦路東側向韓莊以東地區歸還。部署初定,日軍已到達運河北岸展開炮擊,國軍得憑運河之阻,堅強抵抗,遂得確保徐州,而有台兒莊之捷。稍遲一步,則徐州不保,何有台兒莊之戰?另外棗莊、嶧縣間的大量部隊,亦將陷於困境。故前方將領看破戰機,獨斷專行,實有必要。

舒適存小試牛刀

台兒莊會戰末期,第二師由棗莊一帶轉至邳縣東北地區,繼續與敵周旋。當初到邳縣之夜,舒適存就覺得後有運河之阻,僅靠鐵道橋交通,不僅人馬通過不便,一旦被敵機轟炸,危險更大,於是建議師長派工兵連星夜馳赴碾莊圩東側架設浮橋,以能通過人馬及載重汽車為度。該連以一晝夜的時間,就地征發民船木材,並用木船連結,上敷粗厚樹條及木板,加蓋泥土,車馬通行無阻,而後在運河東北地區之強大兵團賴此橋得以撤出徐州戰場者,達十餘師之眾。抗戰勝利後,他看到日軍記載,亦甚讚國軍逸出戰場,迅速而出於意外。

舒適存認為,戰地交通至為重要,當時之即興式的架橋,貢獻甚大。後來之徐蚌會戰,黃伯韜兵團由新安鎮撤回徐州時,因通過運河鐵橋,擁擠混亂,馬仰人翻,而有碾莊圩之敗。同一地點,同一情況,而結果迥異,殊堪玩味。

1939年12月中旬,昆侖關之戰爆發。中日雙方主戰部隊都是各自的王牌:日方主力是參加過台兒莊戰役的阪垣征四郎舊部,自號“鋼軍”的第5師團;中方主力是當時德式裝備戰力精良的第5軍。

昆侖關之戰,日軍一個旅團被全部殲滅,中村旅團長戰死,為抗戰八年中最成功的攻擊之一。此時舒適存是新編第5軍榮譽第一師副師長兼參謀長,親與此役。

舒適存受命至仙女山陣地策劃攻略該據點,由第二團(團長汪波)抽出一個營的兵力,擔任攻擊。預定黃昏攻擊開始,“汪團長意欲展期至明日,俟接防部隊到達,再行攻擊,我以時機緊迫,決心不宜變更,堅持盡可能地抽調,有多少,算多少,就是不足一個營,隻要有兩個連也就可以了。這樣,汪也隻好勉強照辦,要算排除了第一障礙。等到下午四時,與我直協的炮兵,因敵機低空盤旋,久久不去,又以不能射擊,請求改期。我的答複是決不改期,請立刻完成射擊準備,等到黃昏時候,敵機必去,炮兵待命發射。這樣當然沒有問題,炮兵也同意了。

到了五時左右,已是攻擊開始的直前了,忽接師長電話,本師陣地右翼前方的金龍山,原有我一個連的警戒,此時已被敵攻占,危及師的指揮所,對羅塘要點的攻擊,是否需要停止,征求我的意見。我說時已黃昏,金龍山到師部還要越過一個高山,日軍對我從不夜間攻擊,師部還控製有一個工兵連,請將該連在師部南麵山上的鞍部占領陣地,對敵警戒,可保無虞,我的攻擊不變,馬上開始,師長也同意了。於是通知炮兵開始射擊,此時攻擊部隊已潛進到達敵陣直前之山麓,德造十五榴彈重炮,命中精確,威力強大,一時敵陣火光四射,已大收摧毀之效。一麵命炮兵延伸射擊,一麵命步兵突擊,約經半小時之戰鬥,遂將該地占領,據守該地的敵兵一個加強連,全被殲滅,戰局為之改觀。軍長杜聿明乃決心對昆侖關繼續攻擊,終於造成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