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常家村的村民們在田地裏忙了一天的農活,扛著鋤頭回到家。吃過晚飯在洗碗的常氏看到屋後的常老三一家各自抱著小板凳,歡歡樂樂地好像要去什麼地方,邊洗碗邊問道:“老三,你這帶著老婆孩子幹什麼去呀?”
“你不知道?”那常老三停下,站在那裏道:“縣裏來了戲班子,就在村祠堂,我們去看戲呢。”說著繼續邁起腳步道:“不說了,我先帶著他們去占個好位置,要不然在後麵看不到了。”
聽著常老三漸行漸遠的聲音,常氏加快了洗碗速度。洗完後擦擦手,走到正坐在小板凳上看著前段時間拿回來的《錦衣殤》的劉勉道:“崽崽,娘要去看戲了,你要不要一起?”
“不要。”劉勉看著《錦衣殤》入了迷,哪裏都不想去。
那常氏一把抓過那書,掃了一眼道:“什麼錦衣衛,還天罡地煞,這裏麵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人瞎編的。”
劉勉趕緊搶過那書哭道:“才不是!錦衣衛武功蓋世,本領高強!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才不是假的!”
“好好好。”常氏也不想跟這七八歲的孩子爭辯,隻道:“村裏來了戲班子唱戲,那戲劇可比這書好看多了。再說了,你這書啥時候都能看,這戲可不是天天都有,今天不看,以後就沒得看了。怎麼樣?去不去?”
“好吧。”劉勉無奈放下手中的《錦衣殤》,抱起小板凳道:“爹不去嗎?”
“你爹去那幹嘛?”常氏也抱起板凳道:“他要在家裏磨鐮刀呢。”
“好吧。”劉勉說著跟在了常氏後麵。
行了半裏路,兩人來到常氏大祠堂前:眼前的大祠堂前搭了一個戲架子,架子前橫橫豎豎坐滿了來看戲的村民。常氏來晚了,擠不進去就幹脆把凳子放在地上,站在凳子上、踮起腳看著前麵的戲台。劉勉學著他娘,也站在凳子上,但是不論他怎麼踮腳,都隻能看到站在前麵的人的後腦勺。
聽著戲台傳來的聲音,卻看不到戲台上的人,焦急的劉勉左顧右盼,看到旁邊的一棵紅棗樹,幹脆跳下小板凳,爬上那棵樹。
終於爬到樹腰杈,劉勉看到那戲台後麵掛著一塊大布,布上中央大書八字:朱元璋鏖戰陳友諒。其上方寫著一串小字,如果視力不太好的話,可能看不清。但是劉勉此時還隻是七歲的孩童,沒有患上後世所說的近視眼,便認得那寫著:慶祝大明開國十七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文化移風易俗特別巡回演出。
錯過了剛剛的開場序章,劉勉隻能直接看到接下來的第一幕:朱元璋和我們在一起。
大雨傾盆,天下大亂。伴隨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背景音,灰色群演之中走出一位身著紫金袈裟,左托缽盂,右杵錫杖的念著經咒的僧人。那僧人所過之處,旁邊群演均分的一時的光芒,無一人沾身。待那僧人在舞台中間停下,台上一切停止,好一個:他看上去誰都沒救,實際上卻救了每一個人!
那僧人從風雨中踱步走來,似乎看遍了世間百態,對著台下觀眾凝視許久道:“自宋末以後六十年,天下苦元久矣。吾乃釋迦摩尼佛座下弟子,習得無上法,能度一切苦厄。”那僧人說完念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霎時,台上拚殺兩派均放下了手中武器,向那僧人齊拜道:“活佛現世,救我等於水深火熱之中,不用兵戎相殺!”
那僧人轉過身,對著台上跪拜者道:“眾生皆苦,普度眾生也是修行,大家請起。”
為首者起身湊前道:“我是濠州元帥郭子興,活佛神通廣大,可否求聖僧加入我們,一起解救天下蒼生。”
“阿彌陀佛。”那僧人回道:“貧僧之所以法力無邊,是因為貧僧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若是貧僧與爾等為伍,那便是落入凡塵,與爾等無異了。”
“無妨。”那郭子興道:“若是聖僧和我們在一起,我等義軍便有了定星石,那也是解救蒼生的善舉,大師意向如何?”
“善哉善哉。”那僧人一臉為難道:“既然郭元帥旨意求我加入義軍,為了天下蒼生,貧僧姑且還俗吧。”
“敢問大師出家前遵名?”那郭子興問道。
“阿彌陀佛。”那僧人道:“貧僧乃佛祖座下弟子,沒有俗名。”
“既然大師已經還俗,俗名俗事還是要有,本帥鬥膽給大師取個名字。”那郭子興道:“本帥所領義軍為紅巾軍,那大師便姓朱。大師起身於混沌,必將帶來光明,就叫元璋,字國瑞可好?”
“善哉善哉。”那僧人道:“便照著郭元帥就是了。”
“大師既已還俗,婆娘怎能少的了?”那郭子興道:“本帥有一養女馬氏,若大師不嫌棄,可嫁於大師,以勉大師後顧之憂。”
“阿彌陀佛。”那僧人道:“郭元帥盛情難卻,貧僧恭敬不如從命。”
那僧人說罷,郭子興走到舞台中央,對著台下觀眾道:“鄉親們!自從起義軍迎來了朱元璋,所過之處,百姓夾道歡迎;所曆之戰,無往而不勝!朱元璋是我們起義軍的戰神!是天下百姓的救世主!”
“好!”台下觀眾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