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宇間威嚴不減,身形卻倏然清瘦了許多,皇帝一身戰甲,隻說了四個字,“朕要出關。”
“出關誘敵實在太過危險,陛下也不是當年的身份。萬萬不可。”樓景疏聽完皇帝布下的誘敵之計,搖頭不允。
“樓大人所言甚是,臣擔心的還有一重。陛下一旦出關,誰來鎮守關內?”白斂皺眉道,“無論留下何人,哪怕是臣自己,都不足信。”
皇帝默然無語,隻揮了揮手,臉上倦意濃重,“出關誘敵一事,朕意已決。至於誰為朕斷後、鎮守關內,朕再想想。”
樓景疏與白斂對視一眼,出了禦帳,樓景疏方遲疑道,“陛下……好像有些古怪。”
白斂亦有憂色,“他以身為餌,冒險至此,仿佛是要……”
他們並未說出內心深處的那句話。
皇帝他仿佛……要送了自己性命一般。
帝王的煌煌天威,無人可以逆轉。
決戰前夕,將領們彙聚一堂,為了由誰鎮守關內而爭執不休。此人站在皇帝身後,把持著嘉安關的命門,但凡生出一絲叛意,皇帝與天下,都將萬劫不複。
皇帝看著眼前爭論不休的將領們,心知他們忠於自己,卻又難免擔憂旁人,這人選……一時半刻恐怕定不下來。
原本有一個人,替自己鎮守關內,再合適不過,可惜……皇帝收起了這個想法,免得心中又是一陣刺痛。怔忡之間,謝行之疾行至皇帝身側,在他耳邊輕輕說了句話。
皇帝幾乎以為自己聽錯,看了謝行之一眼,旋即起身,不顧將軍們詫異的目光,走出屋外,翻身上馬,向東門疾馳而去。
因為走得太快,親衛們未曾跟上,以至於一屋子男人紛紛跟了出來,手忙腳亂地去牽馬,因為落在後頭而奮起急追。
皇帝騎著石頭,趕至東門,城門緩緩拉起。
十數丈遠的地方,銀甲少女牽著白馬小瀧,笑盈盈地望向來人。
陽光自她身後落下,將她的臉照得瑩瑩如玉。
皇帝以為自己在夢中。
“陛下是否要找人守城?”少女遙遙向他行了一禮,聲音清亮,“你看我能否代勞?”
皇帝驚醒過來,拋下了馬韁,大步踏出了城門,走到少女麵前,貪戀地看著她,良久,才輕聲道,“你回來了?”
她點了點頭,彎起嘴角,“陸亦衍,我回來同你並肩。”
《孝親皇後傳》
皇後出身清流,其父學識淵博,拜太子太傅,性剛直,為先太子鳴冤而獲罪,被夷九族。帝自微時,得太傅啟蒙,遂救皇後於軍中。後以男裝示人,文韜武略不遜須眉。又五年,掩於宮中,不為人知。
京都動亂,為救帝獨闖醍醐洞,幾疑中毒而必死,於宮外休養。後無恙,遂至嘉安關,與帝並肩,退敵千裏。帝後琴瑟和鳴,乃一朝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