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有這樣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進入最知名的學府深造,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在中國,清華北大無疑是最受人歡迎,也是廣大父母最希望自己孩子進入其中的大學。因此,從我們的孩子降臨於世的那一刻起,從我們的孩子進入學校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懷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努力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可是,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呢?
如今獨生子女頗多,爸爸媽媽加上爺爺奶奶,甚至還有外公外婆,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一個孩子身上,孩子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如果大人一時無法滿足孩子,孩子便會使出殺手鐧——哭鬧,使大人不得不乖乖就範,久而久之,孩子的無禮行為被縱容,孩子的言行舉止被嬌慣,於是他們變得依賴、脆弱、厭學。孩子動不動就撒嬌,父母不知不覺地將其嬌慣,最後孩子與父母所期望的樣子漸行漸遠。至此,一個個美好的願望破滅了。
或許很多家長感到疑惑不解: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大,總是給孩子最好的,盡自己所能地滿足孩子,結果孩子卻不懂得體諒父母,依賴、沒有責任心,亂花錢,嬌慣成性。是自己愛孩子愛錯了?其實,父母愛孩子沒有錯,隻不過愛的方式不對,才導致現實與願望適得其反,因為過度的愛是溺愛,過分的縱容是嬌慣,這對孩子的成長、成熟、成才、成功是沒有好處的。
因此,想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想讓孩子成為優秀人才,父母需要把愛藏起一點,既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也讓孩子懂得付出愛;父母需要把手放開一點,讓孩子獨立行走人生路,讓孩子摔倒了,也能獨自爬起來;父母需要把對孩子的關注淡化一點,給孩子多一點自由成長的空間,多一些享受挫折和磨難的機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去經曆、去感受、去體驗生活帶給他的經驗和教訓,隻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成長、成熟、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