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鼓勵孩子凡事要再堅持一下
小海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平時對他的生活和學習都非常重視。他們的理想,就是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希望孩子將來能有一番作為。
而小海也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學習成績好,為人處事也非常有教養。不過他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遇上困難的時候常常會逃避。
一次,學校舉行模型比賽,他和小方一組。在製作模型的時候,他倆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幾經試驗也沒有取得成功,原本熱情高漲的小海在經曆了幾次失敗之後就有點泄氣了。他猶豫地對小方說:“小方,你說我們的方法能行嗎?都試驗了這麼多次了,還沒有成功!”
“沒有關係的,距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我想隻要我們努力研究,一定能夠成功的!”
但是在後來的實驗中,再次遭遇失敗的時候,小海徹底放棄了。小方隻好一個人自己試驗,最終獲得了模型比賽的第二名。看著喜笑顏開的小方,小海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成功與失敗的差距往往僅一步之遙,隻要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勝利便會向你招手。但是,許多人正是因為在前麵的困難中已經筋疲力盡,在最後的關頭,即使遇到一個微小的困難或障礙都可能放棄而導致前功盡棄。
現在的孩子往往更是這樣,遇到困難,一開始他們還會有信心向前衝,但在經曆了很多困難之後,他們很快便會想到退縮。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太陽”般的孩子在家庭中最大程度享受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家長由於心疼“獨子”,事事處處為孩子掃清障礙,使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條件和心理準備,這使得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變得低下。
堅持力被認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優劣、心理健康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也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孩子的堅持力,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對孩子的堅持力進行訓練,當然也需要父母的堅持力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堅持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身邊的小事來鍛煉孩子做事的堅持力。比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間等,剛開始,孩子可能會邊玩邊做,在孩子做事沒有耐心、不能堅持下去時,父母一定要堅持,不能因為孩子的要求做出讓步。如果每次都是孩子一有要求,父母就做出讓步,那麼孩子就會得到這樣的經驗:“父母總聽我的,我想怎樣就怎樣。”這樣孩子做事就會越來越沒有耐心,遇到一點困難就無法堅持下去。父母可以在一旁督促孩子,讓孩子用心去做,直到把一件事做完為止。要讓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把它做完。
在經曆了日常生活中小事的鍛煉後,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設置點兒障礙,為孩子提供克服困難的鍛煉機會。因為,堅持力是堅強意誌磨煉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裏,越能鍛煉孩子的堅持力。做父母的要鼓勵孩子做事不要半途而廢。孩子經過努力出色地完成一項工作後,父母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強化孩子做事能堅持住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