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進士便有一百五十多人,除去一部分已經有安排的,那剩下的也有三十多人。

加上原本翰林院裏的,保守估計,那也是將近上百人來參與考核。

這與再一次殿試有何區別?

這消息一出,翰林院裏瞬間笑翻了天。

而對於朝堂裏想往上爬的那些官員,卻無異於天塌了。

原本競爭就難,再來一群人過來爭搶,僧多粥少的,再來幾個類似於陸楊的,怕是他們出頭之日遙遙無期。

趙燁早就料想過會有人來鬧,當日便讓於喜過去了一趟吏部,把他的話傳達給吏部的人。

於喜過去吏部不過半個時辰,陸楊在戶部便知道了皇上說的那些話。

兩人先前談話,皇上說的是新人考核通過的話,還得再往下看看。

陸楊自己的理解是,這些通過考核的新人便將成為皇上的重點培養對象,正式入了皇上的眼。

若是有人在短時間內能任職,那皇上必然也不會吝嗇欣賞。

可現在傳出來的話,卻是說不管是新人老人,隻要優等,便能看情況補缺。

總之就是一句話,翰林院能者居上。

不過說到底,隱形前提條件還是有的。

畢竟這些人到底還是嫩了些,一開始不可能就能上任到重要的位置上。

隻不過比起要熬資曆,這次考核的存在,便是能讓某些人少熬幾年。

皇上到底還是皇上,考慮的事情就是全麵。

隻不過一句會讓吏部那邊審查各級官員政績,同樣能者居上,便讓這些原本對這次翰林院考核不滿的官員閉了嘴。

此舉一出,倒是讓之前皇上要嚴懲周開誠同夥的熱度消散了些,甚至還有人覺得皇上懲治這些貪官的手段雷厲風行,暗歎一句抓得好。

但也有人能看出來,皇上這兩個大動作,無異於要把朝堂重新整頓。

隻可惜,能看清這些事的人,位子不會變動,而位子會變動的人,隻盼著自己的政績過關,好能升個一官半職。

至於那些惶恐自己政績不過,將會降級或者流放的人,根本沒心思去想這些事。

唯一的念頭,就是盡量去避免這些事發生。

再不濟,在原本官職上不動也好!

陸楊並沒有這些擔憂,他聽完吏部那邊傳來的消息後,便埋頭處理事情。

他習慣把事都集中在一個時間段來完成,然後剩下的上值時間,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

不管是摸魚還是看書練字,那都是由著他自己來安排,這個班,多少也算上得順心順意。

他這般平靜,倒是讓戶部的某些人看得眼熱。

暗地裏也有人開始說他這是秉持著皇上寵信,才敢這樣鎮定,若是他們也有皇上這般信任,他們肯定也不會慌亂!

沈澤從外麵回來,不小心便聽到了那麼兩句,他能坐上這個位子,也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上來的。

眼力這東西,能在官場上混,便是少不了。

他看著對麵正在看書的陸楊,想了想,道:“陸侍郎應該是早就知道吏部那些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