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該提上日程了(2 / 2)

“我在那邊確實是遇到了困難。”

他作為一個身後沒有靠山的人,能把棉花作坊和布莊開到現在,除了以前他爹給他積累下來的人脈外,還有一點點衙門那邊的幫助。

但自從陸楊和餘高彙幾人陸陸續續地離開湖廣,他的處境便也有些尷尬起來。

日子一長,衙門裏的人隨著調任變動,慢慢的,他這塊肥肉便也被人給盯上了。

好在高敬平和馬才英的到來,讓他的處境慢慢變得好了些。

但這些都是暫時的,周正卿心裏知道,等高敬平和馬才英一走,他又會回到先前的處境。

唯一的辦法,便是找個靠山。

他如今在湖廣那邊,也算是有頭有臉之人。

自是不缺靠山讓他往上靠,但他也知道,這些靠山若是自己靠過去,指不定要被刮掉幾層皮。

既然如此,他何不過來找陸楊?

陸楊對他有恩,就算刮他幾層皮,他也是樂意的。

周正卿把自己的想法,以及這些年的處境都說了出來。

陸楊聽著,視線落在陸鬆和陸榕身上。

他向來不管這些事,就算是要合作,那也是與陸鬆和陸榕合作。

陸鬆對於這個棉花作坊還是很感興趣的。

不過有些事,還得好好考慮考慮。

“正卿兄弟,要不我們坐下再細說?”

陸楊看了眼天色,也道:“正卿兄就在這裏住一晚吧。”

周正卿先前已經讓人去找住處了,可聽到陸楊這話,思考片刻便點了頭,“好,那就麻煩為方兄了。”

幾人邊說邊往裏走。

正好這會也是吃晚飯的時候,陸楊當即便讓人去把酒菜端過來。

陸楊作為戶部侍郎,對於靖朝的各種賦稅也是十分了解。

靖朝並不抑商,商稅隻收交易稅,並不收過稅。

商稅三十取一,稅率並不高。

並且,對於農戶自產的果子蔬菜等,並不收稅。

陸楊看過靖朝每年的商稅收入,在歲入中,商稅的占比並不高,還不到百分之十。

歲入中占比高的,還是鹽稅和田賦。

從其中便能看出來,雖然靖朝沒有抑商,但由於各種原因,靖朝商業這塊,並沒有實現繁榮。

商稅收入的高低,與商品經濟的繁榮程度成正比。

成交額越多,商稅收入便越高。

導致商稅收入低的原因有很多,但終歸到底還是百姓手裏沒有錢。

靖朝百姓們大多自給自足,手裏沒錢,自然而然,購買欲望便也隨之降低。

若是手裏有富餘,看到喜歡的,想吃的,百姓們自然便會掏腰包,根本不用多想。

這會席上氣氛正濃。

陸鬆詢問過陸楊,確認若是他們與周正卿合作並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之後,便敞開了跟周正卿談話。

幾杯酒水下肚,三人是越聊越深,甚至都聊到了要在京城周邊哪裏找地方開個小作坊。

還有找人的條件什麼的。

陸楊端著茶杯,時不時啜飲,靜靜地聽著幾人說話。

他倒是有了些想法。

如今的小作坊,其實便是往後的大工廠雛形。

等雜交水稻出來,等航海出行的人回來。

等糧食產量上去,等明確出海航線,開通海外貿易,到時候,各種作坊出現,百姓們手上有了錢,靖朝的國庫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錢。

到那時,他的退休養老夢,也是該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