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表演的場地,眾人落座。

歌舞輪番上陣,好不熱鬧。

司馬耀喝了點酒,心情大好,笑問,“朕看過你的詩詞,甚是精妙,今日有沒有興致來一首?”

陶然婷懵了一下,“今日才子佳人眾多,臣怎好說自己精通。”

為了給她助興,司馬耀把大臣們都帶上了,她不敢造次。

“你就別謙虛了,他們全部人加起來也沒你的詩多,是吧長運?”

謝均自是得意,“陛下英明。”

說罷,舉起酒杯,遙敬司馬耀,司馬耀也回敬了一杯。

得,這兩人是不給她拒絕的機會。

她難為情地向謝均求救,眼色朝他使來,謝均才知道她真的不想作詩。

便從懷裏掏出一本詩集,“陛下,不如先看看這本詩集,然後讓諸位大人模仿?”

司馬耀眉眼輕挑,接過詩集。

“全是……她寫的?”

謝均笑著點頭,又灌了一杯酒。

顏之聽說有詩集,剛想看,卻被他遞給了陛下,正失落。

突然,他靈機一動,“陛下,不如讓臣下為您誦讀?”

司馬耀很高興,“來,讓大夥都聽聽,郡主不僅農業上是一把好手,作詩更是了得。”

顏之忙上去接過詩集,又朝謝均使了一個眼色,頗為嘚瑟。

看到那些神仙般的句子,他眼睛瞪得老大。

這麼好的東西,謝均竟然自己獨吞,從未與他討論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風鳴兩岸月,月照一孤舟……”

每讀一首,底下的大臣都在搖頭晃腦,好不享受,隻恨自己作不出來。

“上下句對齊,音腳和諧,難得。”

“隻覺朗朗上口,容易記。”

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為主,但總有個別不順眼。

“郡主如此有才,不知這些句子有什麼對仗的巧思,可供我們學習學習?”

“是啊,可別說沒有,我們可是誠心想學。”

他們倒不信,一女子能作出如此多的詩作。

即使是謝蘊,也沒有這般才華,能集齊一本詩集,還首首為上。

看他們的神情,擺明了要拆台,陶然婷緩緩站了起來。

“既然張大人李大人這樣好學,那我便說自己的見解吧。”

她繞出桌子,走到表演舞台中間的位置。

“其實作詩無非講究個押韻和對仗工整,我有一個法子,大家一聽便知道如何作詩,哪怕是三歲小孩也能學會。”

眾人大驚,小孩也能學?吹牛不要本?

“嗬,那請快快講來,我等迫不及待要學。”

陶然婷清了清嗓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這叫對聯,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相似或相反的物體皆能成對,把這些相似或相反的東西湊在一起就是詩啦。”

謝均和顏之醍醐灌頂,這個法則真是簡單又好用。

隻要一套用,稍加修改就是一首佳作,難怪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