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是。”

“全國十五州,二百一十個郡縣,流民區由三百五十個減至如今的八十個,大部分流民參與農業勞動和經商,剩下的流民衣食飽暖,等待分配。”

司馬耀輕蔑地看向他們兩個,他們更加灰頭土臉,頭快埋到地上。

“這些都是泰安郡主的占城稻所為,你們搞不定的,她全搞定了,再過幾年,流民區會統統消失。”

“百姓想為她立廟之事,你們還有意見?”

謝均有些好笑地看著司馬耀,當初他可是力勸先帝把那些廟撤掉,如今卻努力地給別人立廟。

“沒有沒有。”

“臣,臣隻是覺得陛下英明決策才有百姓的好日子,就算立廟也應該給陛下立。”

“哼,朕的功與過,自有後人評說,既然泰安郡主已得到百姓的愛戴,就應順從民心。”

他向來不在乎這些虛禮,隻要能安民心,怎麼著都行,立個廟算什麼。

那兩個大臣總算閉了嘴。

陶然婷聽得一愣一愣的,這不是讓人拜自己?

“陛下,臣以為立廟之事以後再說,臣現在還年輕,萬一以後犯了錯,豈不是辜負大家?”

讓老祖宗拜自己,不折壽?

呸呸,大吉大利,她必須得阻止。

“再說,雜交稻成功之時再立也不遲。”

司馬耀有些意外,立廟是多少人巴不得的,何況還是百姓親自請命,多大的榮耀,她居然不要。

“朕覺得你配得上。”

陶然又不傻,幹嘛讓自己折壽,便要下跪,司馬耀忙阻止她。

“免了,你這一身行頭不適合跪。”

她今日一身的珠光寶氣,頭頂重冠,剛才迎接皇上時跪下起來十分艱難,陛下看在眼裏。

陶然婷微微頷首,“臣知道陛下體恤,此時剛解決了一部分饑荒,還未到慶功的時候,所以……請陛下成全。”

司馬耀知道她不愛這些東西,但他為了表達自己對臣下努力的尊重,才想順著百姓走。

“既然你開口,朕便準了,雜交稻成功之日,朕親自下旨為你立廟。”

“謝陛下。”

今天陛下特意帶來兩個好消息,無非是要在她晉封時立威,給足了她麵子。

自此,再也沒人敢多說什麼。

一行人隨著陛下進屋,浩浩蕩蕩。

司馬耀問,“朕都賜婚這麼久了,你們的婚禮什麼時候舉辦?”

陶然婷與謝均對視一眼,謝均率先說,“不著急,這不剛忙完晉封之事?”

“怎能不急,你們兩個都超齡了,女子的育兒期可不等人。”

其他人一聽,輕聲偷笑。

陶然婷說,“臣覺得個人事小,國家事大,雜交稻不成功,臣便無心培育兒女,如果百姓吃飽了,自有人傳宗接代,陛下覺得呢?”

司馬耀本笑了笑,“倒是朕膚淺了,嗬嗬。”

理是這麼個理,全國人口緊缺,糧食跟上,人口自然會增長。

可謝老夫人卻咬著牙,臉上很不好。

若不是謝蘊寫信來勸,硬說她有多優秀,人有多好,謝老夫人依然不認同她。

同意讓她嫁進來已經讓謝老夫人很沒麵子了,她居然還大言不慚說不想生孩子,丟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