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拿破侖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傑作,是《拿破侖法典》。這部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條,法典在1804年推出,它捍衛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殘餘勢力,體現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大多數條款拿破侖親自參與了討論,這部法律的原名是《法蘭西共和國民法典》,它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法律體係,在拿破侖的軍隊占領的國土曾強迫實施,因此《拿破侖法典》在曆史上流傳甚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所有法律幾乎都借鑒了這部法典,當拿破侖戰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時曾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多次勝仗,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侖是個當之無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果實,擊敗了外來侵略者,埋葬了舊的專製政權,然而他同時鎮壓了繼續前進的資產階級革命,武裝入侵歐洲諸國,建立了新的專製政權,是曆史上最值得爭議的人之一。
據說拿破侖時代為鞏固法蘭西共和國革命時期的成果和確保法蘭西共和國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時機。因此在1815年法國君主製度最終複辟時,這些變化已經如此深入人心,恢複舊製度的社會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變化是發生在拿破侖之前,1799年拿破侖開始執政時要回到原來狀態看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盡管拿破侖自己有建立君主製的野心,他還是為在全歐洲傳播法國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拿破侖對拉丁美洲的曆史也有巨大的間接影響。他對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實力,使它在幾年的時間裏不能控製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這個實際上的自治時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開始了。
拿破侖做了一筆交易,這件事看來和他的主要意圖無關,然而卻成為他一生中產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響的一件事之一。那就是1803年拿破侖向美國出售了一片遼闊的土地。他認識到要保衛法蘭西共和國在北美占據的土地不受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掠奪,想必是非常困難,此外他資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約》也許是整個曆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土地轉讓,使美國成為一個接近占有一個洲的麵積的國家。如果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就很難預料美國將會是個什麼樣子,肯定會與今日的美國迥然不同。的確,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美國能否成為一個大列強國都很難說。
拿破侖有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從土倫戰役到滑鐵盧戰役的23年間指揮了無數次戰役,而且大多數都是勝仗。雖然他的戰爭有侵略性的一麵,激起被侵略國人民的反抗,但是也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而其指揮的多個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7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侖。在拿破侖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來。
同時,拿破侖為人頗為好學,是法蘭西科學院院士,他對數學很有興趣,在數學方麵他證明了“拿破侖三角形”。
除此之外,拿破侖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今天的歐洲正在朝向一體化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