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媽絕不會一邊嘴上說不該生我們,然後一邊無比的疼愛我們。那她可能就是精分了,我前麵是說過我媽情商不高,但精神上可是正常的很呢。
所以,我媽的言行是基本一致的。她用行動很好的詮釋了她的觀點:從不抱我、親我或者說一些疼愛的話;也堅決不帶我們參加紅白喜事之類的宴會或者帶我們出去玩;從不對我們噓寒問暖,要是冷了找她要衣服她會給你弄,餓了自己想辦法吃,所以我很小很小就會炒蛋炒飯,炒的非常好;現在我兒子有時候不吃飯我老婆勸孩子吃,她看見了,總是會很鄙視的說一句:沒餓好!
在家裏沒人疼,在外麵也是受盡各種罪啊,舉個例子吧: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跟二個鬼子的兒子一起玩耍,無意間闖入一個單位大人的飯局,飯桌上大人對鬼子的兒子熱情之極,又是夾雞腿又是夾大肉的給他們吃,還摸頭滿臉笑意,整個過程當我透明的,我不知道現在的小孩會怎麼樣,反正我沒哭沒鬧,就直勾勾的看著那些美食流口水;還有白眼,各種無聲的白眼,不要認為孩子小就看不懂大人的表情,當大人肆無忌憚的把他們真實的表情寫在臉上的時候,小孩子是能看懂的。
其實這些真的都沒什麼,當你長期處於某種環境下,無論這個環境多麼苦,隻要你還沒有享受過甜,你是不會覺得有多苦的,怕就怕你甜慣了,突然苦。
雖然小時候我幾乎練就了可以抵抗一切打擊的不壞之身,但仍有致命的地方,那就是抵擋不了美食的誘惑。
我對美食的抵抗力幾乎為零,就像現在我抵抗不了我老婆、我老婆抵抗不了我兒子、我兒子抵抗不了奧特曼一樣。外麵賣的餛飩、包子等各種小吃,我都經常幻想著吃,而且認為那確實非常好吃,可是我沒有錢,家人也從不帶我到外麵吃東西,所以幾乎沒有吃過。
但家裏的飯是管飽的,至於那些水果啊、零食啊,那時候幾乎沒吃過,因為家裏從不買這些東西,不過有時候會意外獲得一些,比如單位發的或者是來親戚朋友送的。那時候到人家家裏都興買這些東西,不像現在都送煙酒,到領導家還要交代領導這個煙您要親自抽、這個酒您要親自喝啊!那時候客人送的水果零食我倒是想親自吃完它們的,可是我爸媽一般不給我這個機會。
如果是客人來正巧我在的話,我就會放棄一切課外課內活動,就在旁邊等著。小時候雖然饞,但起碼的禮儀還是懂的,絕不會發生找人家要東西吃的情況的,如果那樣的話,就怕吃不到東西,爸媽的帶把子的五指燒餅倒是會管我飽的。
那情形,像極了《動物世界》禿鷲在等某個動物死去,估計當時誰拿照相機拍下來,準能早十幾年就得個普利策獎了。努力一般都不會白費,我雖然在旁邊不說話,但客人肯定是懂的哦,他看到有小孩子在,一般會熱情的招呼我吃,我嘛,就恭敬不如從命啦,不過絕不敢吃多,最多一個,但這是遠遠不能滿足我的。
接下來的事情就會非常有意思了,客人走後,我爸媽一般會首先要把這些東西藏起來,但憑良心講,他們不是為了自己吃的。他們給的理由是:不是不給你們吃,好東西要慢慢的吃、關鍵的時候吃。有時候其實慢吃快吃都不吃、關鍵的時候也不吃,而是他們準備去誰家做客,再帶去給別人,這樣就省的再花錢買了。好吧,其實我想說對於我來說什麼時候吃都很關鍵,但畢竟相對於爸媽我隻是弱勢群體,沒有話語權的,所以隻能讓他們藏。不過我一般都能找的到,沒人的時候,我自製力就會很差,我就會把這些關鍵時候才能吃的東西一股腦都吃了,或所剩無幾。我爸媽估計也怕我吃多了噎著,給我弄幾個帶把子燒餅順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