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版序言 選擇幸福(2 / 2)

其一:作為獨生子女也好,作為女性也好,女孩從小與男孩一樣,努力學習、努力完善自我,這些出類拔萃的女孩,從家庭第一、到班級第一、到年級第一、到學校第一,再到區、縣、市、省尖子,再進入高等學府、更可以衝刺“中國名牌大學”、“世界名牌大學”。勇往直前、戰無不勝已經成為她們麵對不斷挑戰的無所畏懼的常態。隻要成功,她們可以不惜代價,成功帶來成就,也帶來虛榮,更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自我膨脹。

其二:20歲前自我奮鬥、奮發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然而,一旦成為人母人妻的時候,這樣的品性,恰恰是婚姻中最最致命的創傷。維護婚姻最基本的要點:包容、妥協、甘當助手。作為戰無不勝的女性,突然發現在事業、孩子、老公、家務一係列煩心瑣事麵前,必須重新從身心開始調試、從現實中再抉擇。如何甘拜下風,是她們多年來從未領教、不需要準備的課題。

其三:中國男人自身也是矛盾的群體。在外麵,他們不希望老婆拿不出去;在家裏,他們又希望老婆為他們的事業隨時變化著她們自己的角色,能屈能伸,能讓能忍。大部分中國父母從小把兒子當孩子養,最沒有教導他們的是:如何做一個男人,如何善待自己的女人。鑒於未進入中年男人本身的年輕與不成熟,讓他們缺乏應對家庭困境時必備的修養與智慧。更重要的是,許多男人(甚至男人的父母)沒有能力也沒有意識,去給女人她們所最需要的——為了家庭放棄事業後的安全感和安心感。

其四:俗話說“萬歲老百姓”,果不其然。女人的不幸福,正是因為現代女人見識太多,能力太強、學識太高,姿色太“美”,甚至比男人還聰明,比男人還能賺錢。她們怎麼能退居自己男人的背後呢?在海外,我們曾開玩笑地說:“台灣老婆拿別人的老公跟自己的老公比,大陸老婆拿自己與老公比。”

難道女人就不能幸福了嗎?

北京友人突然打電話給我,說讀到一句經典:“能給你愛人最好的禮物,就是你自己的幸福。”真的很好啊!我也感歎道。朋友解釋道:“這句話來自《不是男人的錯》,實在智慧!”我似乎忘記這是出自我的筆下,把書找回,又把當初的感言讀了一遍。

深圳友人,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年輕時,我一直認為太太很笨,根本瞧不起她。現在老了,卻離不開她。也許她不聰明,但是她很智慧,她寬容、忍耐了我年輕時的無知與自私,現在我要用後半生善待她。”

女友跟我說:“幸福是我自己找的感覺。作為妻子,我根本無法原諒丈夫的笨拙與慢性,他又厭煩我的嘮叨,這樣戰爭時常發生。後來,我也想通了,為了維護一個家庭的完整,我必須把自己的角色換成母親的位置。哪位母親不希望兒子快樂呢?這樣一想,我對丈夫寬容了許多。”

我列舉的“女性的不幸福成為必然”的理由,並非是我的本意。人活得要明白,要知曉自己是誰、自己要什麼、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位置,先知先明起來,這才是我要表述的本意。既然女人知曉未來的走勢,為了讓自己有一個美滿的婚姻,作為女人就要學會在新的年齡階段、新的生活背景下,開始自我調試與修煉。有內涵和智慧的女人知道,長久的幸福與魅力,不僅僅靠金錢所給予,更要靠長年累月的自我修煉。這可以使女人從表麵光鮮到內在豐富,從虛榮到魅力,從輕浮到靜謐,從無知到睿智,超越時空和歲月來自我完善。

當今大家熱談“剩女”話題,說明大部分女人是不希望被剩下的。為何會“剩女”?因為現實與幻想的差距造成,更重要的是,同時代的女性越來越不比男性差,她們比同齡男人更會賺錢、更知曉自己要什麼、更會盤算利益得失。

非洲的加納大使夫人對我說,幸福並非是因為一個人得到的最多、最好,而是一個人能夠認為,“我得到的就是最好的”,知足常樂,所以幸福。

近來身邊聽到最多的感歎,“你50歲了?怎麼一點也不像。”“你保持年輕的秘密是什麼?”其實我從來沒有刻意去保養什麼,反而寫作讓自己常常徹夜不眠。我更沒有秘密,如果說能算得上保養的秘密,就是自己始終堅信:幸福不是感覺,而是選擇。每天早晨睜開雙眼,我先慶幸上帝又給了我一天新的生命,我要快樂、要陽光、要與周邊世界同微笑。就跟自己對婚姻的態度一樣,過好當下的每一天,至少我一直在努力著。

陳屹

2010年5月18日於美國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