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是把對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再用判斷按一定邏輯關係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結論和思想認識。
邏輯思維是人類最基本、也是被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思考方式。運用“邏輯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問題,分析其關鍵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進行有理有據的推理,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
【活學活用】
在河北滄州城南,曾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廟。一年運河發大水,寺廟的山門經不住洪水的衝刷而倒塌,一對大石獅子也跟著滾到了河裏。
十幾年之後,寺廟的和尚想重修山門,他們召集了許多人,想把那一對石獅子打撈上來。可是,河水終日奔流不息,隔了這麼長時間,到哪裏去找呢?
一開始,人們在山門附近的河水裏打撈,沒有找到。於是大家推測,準是讓河水衝到下遊去了。於是,眾人駕著小船往下遊打撈,尋了十幾裏路,仍沒有找到石獅子的蹤影。
教書先生聽說此事後,對打撈的人說:“你們真是不明事理,石獅子又不是碎木片兒,不是木頭,怎會被衝到下遊?石獅子堅固沉重,陷入泥沙中隻會越沉越深,你們到下遊去找,豈不是白費工夫?”
眾人聽了,都覺得有理,準備動手在山門倒塌的地方往下挖掘。
誰知人群中閃出一個老河兵,說道:“在原地方是挖不到的,應該到上遊去找。”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石獅子怎麼會往上遊跑呢?
老河兵解釋道:“石獅子結實沉重,水衝不走它,但上遊來的水不斷衝擊,反而會把它靠上遊一邊的泥沙衝出一個坑來。天長日久,坑越衝越大,石獅子就會倒入坑裏。如此再衝再滾,石獅子就會像翻‘跟頭’一樣慢慢往上遊滾。往下遊去找固然不對,往河底深處去找豈不更錯?”
根據老河兵的話,人們果然在上遊數裏處找到了石獅子。
發散思維:不依常規,尋求突破
【思維導讀】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擴散思維,是指人在思考問題時,思維會以某一點為中心,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向外擴散的一種思維方式。
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創造性思維,它不依常規,尋求變異,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對給出的材料、信息能夠從一點向四麵八方擴散,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或途徑進行分析,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辦法。
發散思維是創意的溫床,要求人們不要固化自己的思維和評判標準,要敢於探尋所有可能的答案。
很多事情從常規思維角度去思考可能認為是辦不到、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是運用發散思維思考問題,往往就能辦成,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最終也會實現,這就是發散思維的神奇之處。
【活學活用】
一次,美國的一段長達1000公裏的電話線上,積滿了因大霧而形成的凝結物,這嚴重影響了電話通信的正常傳輸。為了盡快恢複正常通信,負責這一段線路的主管部門向社會各界緊急征求“能以最短時間清除凝結物”的方案。
有關專家和其他人員紛紛應征,提出了不少建議。主管部門對提出的這些建議都不滿意。有的做法複雜煩瑣,有的需時過長,有的花錢太多。主管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將這些建議公開做了報道,希望能引起公眾的進一步關注和討論,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來。
後來,空軍的一位飛行員提出一個方案:駕駛直升機沿電話線上空飛行,向下垂直噴射強大的氣流,以清除電話線上的大霧凝結物。這一方案最後被采納並實施,效果果然又快又好。
雙贏思維:資源共享,合作才能共贏
【思維導讀】
社會學家戴維將雙贏比做是一頓各取所需的自助餐,他認為雙贏是一種人人都是勝利者的想法,是一種既寬容又堅忍不拔的觀念。
雙贏對於一個人做事的績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個心胸開闊、樂於幫助別人成功和願意與他人分享榮譽的人,那麼你就不愁沒有朋友;如果你的周圍充滿了對你的成功感興趣而又希望你成功的人,你在工作中就會充滿與別人合作的熱情。這對你工作績效的提高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