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顯然是在譏笑張魯、張衛的母親跟劉焉的關係。

張衛麵色難堪,手已經摸到了腰間的寶劍,但也隻是摸了摸,終究是沒有拔劍。

法正看著這出好戲,內心一陣歡喜。

這張魯和益州世家的關係可不太好啊!

張鬆作為益州士子,他的態度可以說是跟益州世家相近。

他如此譏諷張魯兄弟,說明益州世家也都不怎麼看得起張魯。

也是,畢竟張魯一不靠才學,二不靠家世,而是靠著母親和搞宗教迷信掌握了漢中,能讓世家們看得起才怪。

這對法正來說是個好消息,既然張魯融入不了益州世家的圈子,那完全有可能挑起兩者的爭端,這對日後取漢中說不定有什麼幫助。

法正這邊不斷記下張魯勢力的各種細節,而張衛在張鬆嘴上討不到好處,也默默放行,讓張鬆趕緊離開,眼不見心不煩。

張鬆又一次昂著脖子,從張衛眼前晃過,然後出了陽平關,繼續向南而去。

“公子,我們快上路吧!”張鬆對劉璋道。

劉璋點點頭,而後一行人迅速南行。

一路上,他們經過了整個漢中,這也讓法正了解到了漢中治下百姓的生活。

法正不得不說,張魯還是有些手段的。

一路走來,漢中的百姓都可以說的上是安居樂業,沒有顛沛流離之民。

更有張魯創立的義舍,在裏麵放著米和肉,免費給路人取食,取多取少全憑路人自覺。

法正目前還沒碰見有人多拿義舍的米肉,一問才知,張魯聲稱多拿的人會得罪鬼神而患病,故而沒有人多拿。

法正聽後麵色凝重,看來張魯的五鬥米教已經深入漢中人心了,這可比關隘險阻要可怕得多了,宗教的力量可是已經讓世人見證了,黃巾之亂才過去沒多久呢。

好在五鬥米教隻能在漢中流傳,沒有發展過多。

張鬆等人途中做了一次休整,法正趁著夜晚,找到了同行人。

“子度,聯係一下錦衣衛,讓他們派些人到漢中來。”法正對著一人道。

這人是孟達,是法正好友,法正接到任務後便帶上了孟達一起跟劉璋入蜀。

孟達點點頭,消失在夜色之中,沒過一會,便又重新出現。

“已經將消息遞出去了。”孟達道。

漢中郡治所南鄭,張魯還不知道自己的地盤裏將會多出許多人,隻是在聽著弟弟張衛的抱怨。

“兄長,為何不把劉璋扣下,以作人質,使劉焉有所忌憚?”張衛道。

“劉焉有不缺這個兒子,哪裏會怕這個,反倒會害了母親。”張魯道。

“倒不如放劉璋過去,說不定能與劉瑁相爭,使成都生亂,說不定我們到時能從中撈到好處。”張魯淡淡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愧是兄長,果然高明!”張衛聽後恍然大悟,開始稱讚起張魯的智謀。

而被眾人寄予厚望的劉璋,在幾日之後也終於到達了成都。